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部署再生稻发展工作 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

【农业农村部部署再生稻发展工作 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财联社2月20日电,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提出分阶段发展目标、分区域重点任务、分要素主攻方向,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202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将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稻区,加快良种

满满科技范!我国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大面积展开

眼下,我国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大面积展开。今年,全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大部分地区冬小麦已进入返青起身期,西南地区正在拔节孕穗。四川今年在115个县新建1000个粮油千亩片,集成推广小麦绿色防控等主推技术,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在三台县,当地调集了130多台无人植保机开展“一喷三防”作业。新疆和田178万亩冬小麦陆续开启春灌。今年当地主推顶凌施肥新技术,趁着表层土壤化冻时施肥。随着灌溉水下渗,肥

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推介全国首个种业振兴贷款产品

【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推介全国首个种业振兴贷款产品】财联社1月17日电,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计划财务司1月16日下午联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产业客户部,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向种业企业推介全国首个种业振兴专项信贷产品“种业振兴贷款”。国家农作物、畜禽、水产种业阵型企业、各省优势种业企业和省级种业管理部门、农发行系统相关单位累计23万人次线上参加推介会。

2025年,如何进一步鼓起农民“钱袋子”?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记者古一平)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比2023年实际增长6.3%。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25年,继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业农村部将在多个方面发力。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业农村部将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下功夫,积极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加力抓好农产品加工、农业企业

我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以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目前,脱贫家庭和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持动态清零,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三保障”和饮水安

科技雨露润沃野 农业现代化图景有“智”更有“质”

植保机、无人机,各类现代化农机装备在春耕备耕一线大显身手,从播种到喷药、收获,全流程自动化彰显了科技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近年来,在种子、耕地、农机装备、生物安全、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大突破大跨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增至2023年的63.2%。雨水节气到,春耕备耕忙。

人社部、农业农村部部署做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

中新网2月27日电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2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召开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总结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经验做法,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部署做好下一步重点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各地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稳住了务工规模,增加了工资收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农村部:肉牛奶牛养殖亏损有所缓解,但完全扭转生产经营困难局面还需努力

1月2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夯实‘三农’基本盘,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去年我国生猪养殖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奶牛肉牛养殖行情低迷。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对此表示,为推动肉牛奶牛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主产省加强监测预警,继续落实好肉牛、奶牛产业纾困政策,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稳住产能,增强产业

我国渔民有了“电子驾照”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古一平)记者14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公告,自2025年3月1日起启用国内渔船电子证书。“渔船电子证书相当于渔民群众的‘电子驾照’”农业农村部渔船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渔民群众办事或者在船上作业,需要随时携带渔船证书纸质件,现在只要通过手机出示电子证书即可,工作人员可通过扫码查验,将有效提高管理能力和办事效率。这位负责人介绍,渔船电子证书范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