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

整治内卷困局,市场监管总局出手!光伏三巨头现身公平竞争座谈会

澎湃新闻获悉,2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扬主持会议,与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隆基绿能(601012.SH)、阿里集团、京东集团、北汽集团、奔驰集团等7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参会企业结合实际,介绍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并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公平竞争审

趣看|春耕频现“农业极客”,农民伯伯才是真“卷王”

2月4日,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省属农垦华阳河农场,农机手驾驶植保机械对小麦进行叶面喷药施肥作业。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田间地头,农民伯伯们纷纷结束“休眠”模式,开启新一轮“内卷”大战。2月18日,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谢径安传化农创村智能播种车间内多重“黑科技”精准控温开展数字育苗工作。2月14日,在江苏南通如皋市长江镇永建社区一高架草莓种植基地,当地“村播”通过直播平台宣传

喜茶发布全员内部邮件:不做低价内卷,暂停事业合伙申请

喜茶事业合伙助手小程序暂停接受申请。截图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2月10日,记者自喜茶方面获悉,公司发布了主题为“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回归用户与品牌”的全员内部邮件。喜茶在邮件中表示,新茶饮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行业的“数字游戏”已走到尽头,无意义的价格、营收、规模内卷严重消耗用户对新茶饮的喜爱。基于此,喜茶在2025年“将更加极致地执行差异化战略,为用户带来独属于喜茶的独特品牌体验”。具

如今轮到卷光伏了!欧洲库房里堆满中国光伏组件,卷不过就扫货!

近年来,“内卷”几乎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不仅在工作、教育、学业中都存在着“卷”的竞争,行业之间的竞争中也尤为明显,其中互联网、新能源行业更是已经上升到了“跨洲际国家”之间的“内卷”。譬如欧洲许多企业的库房中“堆积成山”的光伏设备,都是光伏行业无声“内卷”的证明。不过,这些堆积的光伏设备太阳能组件却并非完全欧洲生产,而是大多产自于我国。那么,我国生产的光伏产品为什么会大量出现在欧洲呢?为什么

【社论】“反内卷”新信号

2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扬主持会议,与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阿里集团、京东集团、北汽集团、奔驰集团等7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去年下半年以来,“内卷式”竞争逐渐成为舆论场关注的焦点。2024年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

新京报讯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扬主持会议,与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阿里集团、京东集团、北汽集团、奔驰集团等7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参会企业结合实际,介绍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并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公平竞争审查、企业合规指导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孟扬

评论丨举报提前开学被怼“有什么好举报的”,背后心态更值得深思

学生连按时休假都得不到,这是不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场景,很值得打个问号2月4日,一名自称学生家属的男子向安徽省教育厅举报滁州市定远中学提前开学补课,违反规定。教育厅工作人员接举报电话时回怼举报者:“(学校)提前开学,你不去就完了,这有什么好举报的?”有网友指出,教育厅工作人员的言行不当。向教育部门举报违规问题,反被怼“有什么好举报的”,并鼓励“你不遵守规定就行了”,实在匪夷所思。设置举报热线的意义,不

知名茶饮品牌突然宣布:暂停!

2月10日中国知名茶饮品牌 喜茶宣布重要决定↓↓↓暂停接受事业合伙申请这一决定是通过公司内部全员邮件形式发布的邮件标题为《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回归用户与品牌》喜茶:执行差异化战略在邮件中 喜茶表示当前新茶饮行业的 “数字游戏”已经走到了尽头行业存在 产品品牌高度同质化门店数量供大于求经营效益普遍下滑等问题 喜茶认为,过去几年中,出于资本和营收利润考量的价格战以及盲目门店规模扩张,导致整个行业陷

过度“内卷”、监管失当、融资受限……制造业在担心什么?

过度“内卷”、监管失当、融资受限……制造业在担心什么?半月谈评论员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半月谈记者在走访上海、天津、浙江等地的20家制造业骨干企业中了解到,企业家们对于行业过度“内卷”、监管失当、融资受限等问题存在担忧,他们期盼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金融能够真正做到对传统制造业、民企一视同仁,同时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大隐忧干扰制造业转型发展一忧

提升透明度,网络评价类平台一次有效尝试 | 新京报评论

▲近年来,消费者已经养成了先查攻略再决策的消费习惯。图/IC photo订餐厅前先看网友评价,用完餐在平台写下真实感受,这是数字经济时代大众习以为常的消费场景。但当“送饮料换好评”成为潜规则,当控评刷分取代了真实声音,平台上的评价,也就失去了参考意义。2月18日,大众点评发布《2024评价透明度报告》,首次公开评价审核机制,阐释为了评价真实作出的治理举措。报告显示,2024年,大众点评通过逐一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