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 据新华社电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2019年9月29日,黄旭华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图为李振声院士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的试验田里(2014年5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李振声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他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痛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逝世,享年99岁 今天(7日)中国船舶719所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送别黄老!总台记者/佘利霞来源:央视新闻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致敬黄老,一路走好!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在黄旭华院士吊唁仪式现场,社会各界纷纷前来排队献花,有人特意将花海摆成了潜艇的模样。今天,黄旭华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举行。来源:人民网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因俄乌“断气”停电、缺热水,“德左”拒绝摩尔多瓦政府援助 【文/观察者网 杨蓉】 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输欧协议1日后,摩尔多瓦东部与乌克兰接壤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德左)面临严重能源危机。据“政客”新闻网欧洲版7日报道,摩尔多瓦和欧盟敦促德左地区从欧洲购买天然气替代,并提出提供援助,被实际控制该地区的“德涅斯特河左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拒绝。 “据我们了解,摩尔多瓦政府已经向德左地区提供了能源和人道主义援助,但至今未被接受。”欧盟委员会外交事务发言人阿尼 军事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普京:俄罗斯的稀土比乌克兰多,欢迎美国等国来合作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主持召开稀土行业发展会议。普京表示,发展稀土行业是提升俄罗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发展最重要经济行业的必要条件,应该实现稀土产品产量的倍增。在2030年之前,俄罗斯应打造加工稀土资源的全产业链条,这是发展经济与国防工业所必需的。普京还指出,俄罗斯的稀土储量多于乌克兰,俄方愿与相关伙伴开展合作。据塔斯社消息,普京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俄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逝世,享年99岁 新京报讯 据中国船舶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 岁。编辑 辛婧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习近平致电祝贺米拉诺维奇当选连任克罗地亚总统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佐兰·米拉诺维奇,祝贺他当选连任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习近平指出,中克传统友谊深厚,两国是相互尊重和彼此信任的好朋友、好伙伴。近年来,双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本着开放、互利、共赢精神推进各领域合作,双边关系活力不断显现。我高度重视中克关系发展,愿同总统先生一道努力,推动两国在实现各自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前行,开启中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 《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逝世 中新网2月7日电 据“中国船舶719所”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