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大势
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和国家第八次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也是首次由国务院表彰调整为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跨越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纵深,科学阐释了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增进各族人民历史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2
从和平共处到命运与共的历史跨越
从和平共处到命运与共的历史跨越王 毅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深刻调整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举行的一次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贯通历史,着眼未
全球瞭望|澳媒: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已经到来
新华社悉尼1月21日电(记者梁有昶 章建华)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日前发表题为《人类文明的花园》的文章认为,多极世界的崛起不可避免,在高度相互依赖的世界里,西方精英必须放弃零和思维的局限,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已经到来。文章认为,人类正站在十字路口,它的未来注定是由融合而不是征服来决定。人们面前的世界不是永远冲突、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多极世界的崛起不仅不可避免,而且非常可取。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在创新、
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光辉旗帜 实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大作为
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光辉旗帜 实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大作为王 毅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思想,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之问给出的中国答案。2023年12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外交工作主线,确立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一年来,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青海:推动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西宁2月14日电 (记者 胡贵龙)“深入实施‘三交’十项行动,年内援青省份投入2.15亿元,实施‘三交’项目51类。”青海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德军2月13日介绍,过去的一年,青海各民族跨区域交流的频次、广度、深度实现新提升。2月13日,青海省民宗委主任会议在西宁召开。资料图为2024年7月24日,长江、黄河、澜沧江流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交流活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