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传统制造业加速向“新” 西安发展新质生产力“拔节有声”

西安比亚迪焊装二期车间生产线机器人进行焊接作业。(资料图片)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项目车间。(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资料图片)2024年西安工业经济“年报”跃动着新质生产力的强劲脉搏: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增长4.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0.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民用无人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千帆竞发,充电桩、太阳能电池等绿色

一度电里的含“绿”量 折射能源转型含“金”量

在山东烟台渤海湾畔,一座座风机迎风而立,叶片飞转,风被“捕捉”进一条条输电线路;一排排光伏板横卧滩涂,宛如一片“蓝色海洋”,将太阳能源源不断转化为清洁电能,不毛滩涂之地化身“绿色金矿”。在这里,我国最大滩涂光伏储能电站正式投产发电,大片的盐碱地变身清洁能源新绿洲。据了解,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发电14.42亿千瓦时,大约能满足5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年节约标煤44.4万吨。能源低碳转型,从“一度电”

宁波富达:拟取得晶鑫材料不少于45%股权,将进入以光伏银粉为主的电子专用材料领域

宁波富达1月16日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方式通过股权受让或增资的方式,取得宁波晶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鑫材料”)不少于45%股权,同时晶鑫材料的股东侯小宝通过向上市公司委托或让渡不少于6%表决权的方式,保证公司拥有目标公司的表决权股权比例不低于51%。具体收购方案和收购比例待进一步论证和协商。晶鑫材料专注于太阳能光伏及电子科技领域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有太阳能光伏用正、背银粉

下游光伏电池环节竞争加剧 聚和材料2024年增收不增利

《科创板日报》2月24日(记者 余佳欣)今日(2月24日),聚和材料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聚和材料实现营收为125.14亿元,同比增长21.6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19亿元,同比减少5.24%,低于此前多家机构的预测值。单季度来看,聚和材料在2024年第四季度净亏损217.46万元,同比减少269.98%,环比减少约101.78%。聚和材料是一家主要从事新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

中信证券光伏2025年投资策略:预计第一季度末产业链量利有望开启反弹行情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在光伏产业链量、价、利触底的情况下,随着需求端有望逐步复苏并稳健增长,而供给侧通过行政约束、自律限产和市场化出清等手段,且有望受益于潜在的改革政策落地,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短期看,预计随着2025年第一季度末旺季来临,产业链量利有望开启反弹行情;中期看,随着落后产能加速实质性出清,光伏供给侧有望于2025年下半年逐步重构,具备技术、成本、资金和全球化解决方案服务能力优势的龙头

外贸加快向绿发展

日前,满载48片风电叶片的极速轮在江苏启东吕四港通用码头整装待发。  许丛军摄(人民视觉)近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一家新能源材料制造公司内,工人在光伏组件智能化生产线上忙碌。  贾 智摄(人民视觉)日前,搭载着290台“江西制造”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驶出南昌国际陆港,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运抵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销售。  朱海鹏摄(人民视觉)(据海关总署)观察2024年的中国

工信部:去年全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

工信部官网2月27日消息,2024年,我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持续增长。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行业产值保持万亿规模,光伏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增长超过40%、12%。多晶硅环节,1—12月全国产量超过182万吨,同比增长23.6%。硅片环节,1—12月全国产量达到753GW,同比增长12.7%,出口量约60.9GW。电

机构:若节后光伏玻璃供给维持低位 光伏玻璃价格有望迎来拐点

【机构:若节后光伏玻璃供给维持低位 光伏玻璃价格有望迎来拐点】财联社1月17日电,安泰科表示,本周光伏玻璃企业小炉窑堵口检修增多,光伏玻璃在产产能降低,供应量小幅下降。但是部分企业为保持市场占有率,生产仍较为积极,叠加前期累积的玻璃库存,市场整体供应仍处于宽松状态。近期光伏玻璃行业仍处于供需失衡状态,市场偏弱运行,部分企业已经明显成本倒挂严重,行业亏损压力下,玻璃价格下降空间不大。若节后光伏玻璃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