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

高德地图启动2025年“温暖回家路”服务计划

多措并举提升春运出行服务效率今天,2025年的春运拉开了大幕,据官方预计,2025年春运期间,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自驾出行预计达到72亿人次,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达历史之最,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为服务好这一世界规模最庞大的出行需求,高德地图今天正式启动一年一度的“温暖回家路”服务计划,今年将重点推出顺风车服务和针对新能源车

春运今日启幕!广铁预计首日发送旅客157.9万人次

1月14日,2025年春运正式启幕。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春运首日,广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157.9万人次。其中,广东地区发送104.5万人次;湖南地区发送41.6万人次。从数据上看,整体呈现出稳定态势。广铁集团结合客流变化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运力投入,开行列车3093趟,其中动车2726趟,普速列车367趟,确保旅客顺畅出行。今年春运,广铁集团上线多项服务举措,为旅客打造温馨旅途。广州南站春运前完成

八部门印发《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总体方案》

据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印发《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全力做好综合运输春运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平安便捷温馨出行和交通物流安全畅通有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平安祥和过节提供坚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自1月14日开始,2月22日

华为数字能源多位高层变更,年营收超500亿

1月22日,观察者网在企查查上查询发现,近日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数字能源)发生高层变动,法人代表由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变更为王辉。变更后,胡厚崑仍担任华为数字能源董事长,而王辉为该公司副董事长。 与此同时,华为数字能源多位董事、监事发生变更,孙希为、薛蛮和张克非卸任董事,杨友桂、王辉和李壮实成为新进董事,张克非代替李大丰担任监事。 根据官网,杨友桂是华为数字能源全球营销服体系总裁,

江西赣州:赣粤省界北上车流进入高峰 细化服务温暖旅客回家路

央视网消息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是江西省的南大门,也是赣闽粤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春运以来,赣粤省界日均北上车流量超过2万辆次,已进入通行高峰期。当地采取免费发放物资、增设充电桩等措施优化服务,让旅客回家路上更暖心。在赣粤交界的济广高速寻乌路段,从广东北上江西的车流量以往明显多了不少,高速交警利用24小时执勤点,设立了“爱心驿站”,为来往司乘人员送上矿泉水、泡面等暖心物资,同时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寻乌

提效25%!北京高速服务区首座600kW液冷超充站投用

今年春节到来前,京昆高速韩村河服务区出京方向“首发能源”充电站完成超充升级改造,正式投入运营。这是首发集团投建的首座高速公路超充站,也是北京高速公路服务区首座600kW液冷超充站,相较于同站快充终端充电效率提高25%以上。来源:北京发布

谢谢春运人的付出!记者体验春运一线岗位

1月14日,春运大幕开启。40天里,预计90亿人次出行,规模将创历史新高。回家路,涌动着中国人对团圆的温暖期盼。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来回奔忙,为新能源车缓解充电焦虑;在机场航站楼热情服务,为中外旅客出行答疑解惑;在火车站烘焙店用心制作,为旅客送上可口美食……为了让亿万旅客平安、便捷、温馨返乡,无数春运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在春运启动之际,本报记者深入春运一线,亲身体验3个不同岗位,感受春运人的辛苦付出

高速免费咋算?充电桩怎么找?春节自驾出行必看

今年春运,从出行占比来说,公路客流量最大,自驾出行占比达到80%。如果说铁路出行大家最关注火车票,那么,公路出行大家更关心路上堵不堵、高速公路免费时限和电动车充电保障的问题。春运一周 广东广西湖南部分路段出现拥堵总台央视记者 郑连凯:这两天很多网友反映,现在提倡错峰出行,提前上路,但发现错峰的真不少,当“错峰”遇见“错峰”,会不会提前拥堵?有没有这种情况?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路网运行处处长 杨峰:春

我国新能源车充电网络规模全球最大

【简介】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1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充电桩1281.8万个、换电站4443座,形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网络。记者:赵博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新华全媒+|“忙”和“畅”——点击首周春运关键词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题:“忙”和“畅”——点击首周春运关键词新华社记者叶昊鸣、樊曦、王聿昊1月21日,为期40天的春运已过去一周。这一周,不少人踏上返乡路途,各地各部门尽职保障,物流快递奔向目的地……“忙”和“畅”,成为春运首周的关键词。浓浓年味,归乡心切,又是一年春运时。人潮涌动忙返乡春运第二天,成都东站候车厅内,刚从西藏回来的孙郑宏手捧一束紫红色仿真花,准备乘高铁回到泸州老家。“这是格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