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2024年全市常住人口出生同比增长超两成 广州持续优化全链条生育支持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斌表示,今年市卫生健康委将以高质量推进两个国家示范项目为抓手,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改革任务走实走深;以完善儿科、精神卫生、中医药三大服务网络为切入点,聚力增强重点专科服务供给;以扎实推进2025年卫生健康十大民生实事和十大重点工程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品质。普惠托育服务拓面探索生育补贴制度记者从会议中获悉,广州市去年全年常住人口出

卫生健康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今年落地

本报北京2月13日电(记者白剑峰)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2025年在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组织实施一批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用心用情做好8件为民服务健康实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扩大儿科服务供给。结合医院所在地儿科医疗资源布局、医院专科基础以及儿童就医需求,有序规划儿科门急诊和病房。在推进儿科设置期间,要通过医联体牵头医院派员下沉、对口帮扶医院支持、开展远程

“DeepSeek+医疗”掀热潮:医药股翻身,AI医生上岗

图/ICDeepSeek爆火同样点燃了AI医疗概念股。2月18日,安必平股价再度大涨,截至收盘,涨11.95%,报34.39元/股。在此之前,公司已连续两个交易日实现20cm涨停。2月17日,医药板块表现亮眼。截至当日收盘,泓博医药20cm涨停,嘉应制药、贝瑞基因、达安基因等多只医药股涨停,天智航、硕世生物、科美诊断等个股股价涨超10%。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随着AI在体外诊

百川智能沈炎军:“高情商”的AI医生更能抚慰家长焦虑情绪

于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重点经济发展任务时明确指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柱之一,算法就像一把开启魔法之门的钥匙,加速技术与场景的结合。南方都市报推出“以算谋新”人物专访系列,采访在第三届琶洲算法大赛上新获评的“琶洲领军算法师”。他们是国内算法领域的佼佼者、探路者,其运用算法的思路和所形成的案例阐述了“人工智

“AI医生”来了,未来将应用于哪些场景?

近日,多家医院宣布,将AI医疗落地到医院诊疗场景中。AI技术将为医疗领域带来哪些变化?“AI医生”能给人看病治病吗?日前,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正式上线应用,这名存在于虚拟世界里的“儿科医生”,承担的角色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专家的临床科研助理,帮助医生快速获取最新科研成果和权威指南;另外一个是辅助医生进行疑难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就在本月20日,多位身穿白大褂的知名专家

今年实现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精神(心理)卫生门诊达70%以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全覆盖……昨日,北京市卫健委召开媒体沟通会,公布2024年“成绩单”并发布2025年工作“任务单”。去年本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市民就医体验不断改善。今年本市将新建5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不少于20家社区记忆门诊,实现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线上预约就诊率达92.2%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徐长顺介绍,去年,

年满18岁后,“找不到”医生的他们

尽管一些医院已为这类罕见病患者开放连续性诊疗的绿色通道,但这群被时间划入“灰色地带”的人,在18岁之后依旧困难重重。全文5960字,阅读约需11分钟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杨许丽18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迈向独立与自由的起点。但对于董睿(化名)来说,这个时间点意味着一个新的困难——能给他看病的医院骤然减少。从一岁多确诊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开始,这个罕见病将董睿的身体一寸一寸

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儿科医生正式“上岗”

北京儿童医院,6层会诊中心,院长倪鑫正主持专家会诊。“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儿科专家,大家听听它的意见。”倪鑫说。只见工作人员将患儿的主诉和病历资料输入电脑,患儿病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病情原因分析、辅助检查与治疗方案等信息呈现在大家眼前。“竟然给出了与我们专家组会诊结果高度吻合的诊断结果和建议。”在座的专家们直呼没想到。“这款专家型AI(人工智能)儿科医生基于我们和百川智能公司共同打造的儿童医学

北京儿童医院亦庄院区6月开建

基层儿科医生短缺的现状如何化解?如何有效布局儿科医疗服务资源?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他透露,目前北京儿童医院正在开发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AI儿科医生”,赋能基层儿科诊疗。同时,本市儿科资源布局也在持续优化,北京儿童医院亦庄院区将于今年6月正式破土动工,预计2029年投用。北京儿童医院海淀院区也在筹划设计中,届时将更好满足儿科服务需求。“AI儿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