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

券商年内发债规模合计超1000亿元

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当前,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已成为券商增强资本实力的关键路径。开年以来,券商正加速推进发债融资进程,以充实资本金。截至2月12日,年内券商合计发债规模已超1000亿元。同时,多家券商相继获批超百亿元级别债券发行额度。提升资本实力公开信息显示,近日,国泰君安拟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发行债券的品种为小公募,拟发行金额为不超过人民币600亿元。同时,南京证券

外籍人员来华支付更便利!中国银联已与超200个境外钱包开展合作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在政策举措推动下,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畅通。今年“China Travel”掀起热潮,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感受中国。而他们沉浸式的畅游,离不开的是更加便捷的支付服务。北京大兴机场的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是许多外国游客入境的第一站,它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能够灵活选择银行卡、现金、移动支付等多样化的方式,在各类场景自

邮储银行成功发行300亿元境内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2月19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5年第一期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本期债券发行规模300亿元,票面利率1.99%。本期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坚持市场化原则,采用簿记建档方式发行,获得了市场投资者的踊跃认购,全场认购倍数达2.86倍,超150家机构参与认购,机构类型涵盖了银行、保险、基金、券商及其他投资者,充分体现了各类专业投资者对邮储银行投资价值的坚定信心,实现了融资成本

地方债发行“火力全开”,前两月发行规模创三年来新高

记者 辛圆地方债开年发行呈现“火力全开”的势头。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共发行地方债券18632.96亿元,规模为近三年来新高。东方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地方债年初发行节奏快于往年,其原因一是总体发行额度进一步放宽,专门用于置换隐债的计划额度缓解了资金的挤占效应。二是在开展“自审自发”试点后,地方发债拥有了更多灵活自主性,发行速度和使用效率表现已明显改善。去年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

货币基金成资金融出主导者 债券市场 “杠杆交易”输不起时间

【货币基金成资金融出主导者 债券市场“杠杆交易”输不起时间】财联社2月25日电,债券市场近期波动加剧,资金面的紧张状况成为业内关注焦点。春节以来,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债市资金面持续收紧,货币基金取代大行成为资金融出主导者,市场交易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资金面的“紧平衡”让债券市场“杠杆交易”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曾经火热的“每调买机”策略逐渐退潮。多位专家认为,未来债市走向与经济修复成色、政策取向及科

保利置业5亿元公司债券拟于2月18日付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2月11日,保利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保利置业”)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2025年付息公告。公告显示,保利置业将于2025年2月18日开始支付自2024年2月18日至2025年2月17日期间的利息。上述债券简称“22保置02”,发行总额5亿元,债券期限是7年期,附第5年末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票面利率为3.66%。本期

金融街13亿中期票据拟于2月17日付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2月11日,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融街”)发布202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2025年付息公告。根据公告,上述票据简称“23金融街 MTN002”,发行总额为13亿元,起息日为2023年2月17日,债券期限为3+2年,债券余额为13亿元,本计息期债券利率为3.67%,付息日为存续期内每年的2月17日,本期应偿付利息金额约4771万元。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平安

广东: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广东: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财联社2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信用类债券,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邮储银行:完成发行3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邮储银行2月21日公告,该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债券通)”。本期债券于2025年2月19日簿记建档,并于2025年2月21日完成发行。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300亿元,前5年票面利率为1.99%,每5年调整一次,在第5年及之后的每个付息日附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

上海人大常委会:将加强新兴领域立法,制定浦东离岸债券发展等法规

图片来源:图虫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2025年1月17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关于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黄莉新表示将推动立法与改革决策紧密衔接,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加强对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不断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创新性、实效性。围绕“五个中心”建设,上海将加快制定或修改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