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

中国科研团队为作物抵御寄生植物威胁提出解决方案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寄生植物会对农作物带来巨大冲击甚至毁灭性打击,从而严重威胁粮食安全。这种情况该如何有效应对,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的消息说,该所科研团队联手合作伙伴,最新在“作物抗寄生植物研究”方面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从高粱中首次发现两大关键基因,通过基因编辑修饰具有广泛的重要作物抗寄生应用前景。本项研究成果示意图。

黑龙江佳木斯:科技驱动提单产 市院共建强引擎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2日电(孙婧 吕佳欢)3月1日,记者从佳木斯市召开的市·院(校)共建科技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进会议上获悉,今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在1万块大田、6县(市)整县推进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上,携手524名专家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进一步助力粮食增产增效、农民增粮增收、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全链条提档升级。来自中

“南繁硅谷”再次亮相中央一号文件 提法发生了显著变化

初春时间,北方大地还略显苍凉,海南温暖湿润的原野上则是一派生机,玉米悄悄地拔节抽穗,水稻在微风中摇曳,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家们,正在一处处农田中劳作,采集每一个细微的信息,这就是“南繁育种”。育种家们在冬季,借助海南四季如夏的热带气候,展开育种研究。刚刚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实际上,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曾经部署过相

如何继续坚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农业农村部回应

1月2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介绍“夯实‘三农’基本盘,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针对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方面的打算,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农药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回应,农业农村部今年将力争做到四个“更加突出”:第一,更加突出“大面积”。百亩方、千亩片的高产典型不稀奇,整乡整县整市大面积单产提升才是主攻方向

农业科技工作要遵循农业科技创新规律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图为2024年11月2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的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检验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在进行水稻全基因组建库实验。新华社记者 阮周围/摄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

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爱吃米?竟有科学依据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中国人的年夜饭丰富多样,千滋百味,展现出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历经数千年,五谷是怎样筛选出来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吃饱到吃好,我们做了哪些努力?今天(2月11日)长江日报《读+》周刊推出《中国食物:粮食史话》作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博士、科普作家史军专访。史军。史军指出,几千年来,各种谷物和中华民族双向奔赴、共赢共生,才成就了我们手中最香甜的饭。史军强调,饭碗常满,文明方

大风降温天气持续 这份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指南请收好

新京报讯 据“通州三农”微信公众号消息,当前,北京市茄果类蔬菜正处于结果采收期,叶菜多处于采收期。番茄已发生灰霉病、晚疫病、白粉病、病毒病等病害,其中灰霉病最为普遍;黄瓜主要发生白粉病、霜霉病;草莓和椒类主要发生白粉病。害虫如粉虱和害螨在多种作物发生,番茄潜叶蛾主要为害番茄和茄子,蚜虫主要为害瓜类和茄子。大风降温天气易导致作物受冻害和寒害后抗逆性下降,易受病虫侵染为害。设施内湿度较大,总体有利于灰

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为啥强调“大面积”?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2025年,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把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持续发力提高技术到位率、装备匹配度,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坚实支撑。推进工作中,将力争做到更加突出“大面积”。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作物联合育种攻关及农业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下,主要粮油作物高产创建

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央视网消息: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2月20日,农业农村部农垦局组织召开2025年农垦春季农业生产情况视频调度会,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调度农垦春季农业生产情况,部署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安排今年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重点任务。会议指出,当前农垦冬小麦、冬油菜苗情长势好于常年,春季田管工作扎实有力,春耕备耕有序推进,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