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

中国科研人员提出新方法 有望提高水稻等作物产量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该中心林鸿宣院士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团队的最新合作研究发现,通过精确调控植物激素赤霉素水平,可以突破主栽品种的抗逆性与产量互相拮抗的瓶颈,从而同时提高水稻的碱-热抗性和产量。该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月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在上海松江农场,PH值达9的高碱性土壤中种植的水稻生长情况,含中等浓度活性赤霉素的水稻株系其耐碱性较强(图中右侧水稻)

敲除这两个基因 作物将更好抵御寄生植物

记者2月13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团队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两个独脚金内酯(SL)外排转运基因,敲除这两个基因后,高粱对寄生植物独脚金的抗性显著提高。这一发现为培育抗寄生植物的农作物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敲除SbSLT1和SbSLT2基因的高粱品种对独脚金的抗性显著增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供图)据介绍,寄生植物通过特殊的结构(如吸器)侵入寄主植物的

中国科研团队为作物抵御寄生植物威胁提出解决方案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寄生植物会对农作物带来巨大冲击甚至毁灭性打击,从而严重威胁粮食安全。这种情况该如何有效应对,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的消息说,该所科研团队联手合作伙伴,最新在“作物抗寄生植物研究”方面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从高粱中首次发现两大关键基因,通过基因编辑修饰具有广泛的重要作物抗寄生应用前景。本项研究成果示意图。

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央视网消息: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2月20日,农业农村部农垦局组织召开2025年农垦春季农业生产情况视频调度会,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调度农垦春季农业生产情况,部署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安排今年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重点任务。会议指出,当前农垦冬小麦、冬油菜苗情长势好于常年,春季田管工作扎实有力,春耕备耕有序推进,为今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新方法 有望提高水稻等作物产量

北京时间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院士研究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研究团队在水稻耐盐碱和耐高温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刊载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该研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新策略,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和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几十年里,半矮秆绿色革命品种在全球广泛种植,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全球粮食安全,然而它们的环境适应性

持续的寒潮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应该如何应对?专家解读→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这两天,蛇年首场寒潮自北向南给中东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持续的寒潮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应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应对?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分析显示,当前大部地区冬小麦处于越冬期,前期两轮雨雪降温补充土壤墒情、小麦得到抗寒锻炼,此次寒潮持续时间短,不会造成小麦大面积冻害,对设施蔬菜生产影响较小。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刘录祥:因为越冬作物,包括小麦、油菜,还不到温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财联社2月23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多措并举巩固大

粮食的“粮食”,如何减“肥”增效(春耕进行时)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等春雨至,万物生。雨水节气被称为“可耕之候”,进入雨水节气,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春耕,越冬作物自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的关键时期,对养分的需求迅速增加。“再过一阵小麦就该追肥了,啥化肥效果好?”在河北省馆陶县柴堡镇的一家农资店里,柴庄村村民许延军正在咨询小麦春管用肥。雨水节气至,各地陆续进入春耕备耕农忙时节。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物资,能为作物快速提供矿质营养元素,对作

政企合力念好苦荞“致富经”

接近年关,天气转凉,在一片上千亩的苦荞麦地里,农户正在熟练地操作着镰刀将苦荞收割、扎把、脱粒......田间地头,一片欢声笑语,对即将迎来的丰收“充满期待”。这里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龙坝镇路萨组的龙坝镇粮烟协同示范园现场,同时,这里也是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下设龙坝烟叶工作站打造的烟后作物示范地之一。为什么要在烟后作物示范地里种植苦荞?这是很多烟农心中的疑问。“‘烤烟+N’的种植模式已经在墨江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6% 粮食的“粮食”,如何减“肥”增效(春耕进行时)

春雨至,万物生。雨水节气被称为“可耕之候”,进入雨水节气,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春耕,越冬作物自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的关键时期,对养分的需求迅速增加。“再过一阵小麦就该追肥了,啥化肥效果好?”在河北省馆陶县柴堡镇的一家农资店里,柴庄村村民许延军正在咨询小麦春管用肥。雨水节气至,各地陆续进入春耕备耕农忙时节。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物资,能为作物快速提供矿质营养元素,对作物增产的贡献在50%左右。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