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村

“数字游民”为乡村扩大“朋友圈” 新业态蓬勃兴起打造“三农”新天地

央视网消息:浙江安吉县余村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今天的《乡村振兴路 “三农”新天地》就让我们走进余村。早上九点,当城市里的上班族忙得不可开交时,浙江安吉山野中的数字游民却用另一种方式打开新的一天。张远航就是这场活动的发起人,1999年出生的他总有些奇思妙想的点儿,在大自然中练拳打功,仿佛能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拉上小伙伴一起共同去感受身体的释放和力量。2023年8月来到数字游民公

新春走基层|人勤春来早——“两山”理念发源地早春见闻

春节过后,步入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腊梅花开正盛,枝条上挂着喜庆的小红灯笼,游人手中的咖啡杯上也点缀着新年元素。浓浓的年味里,村里的年轻人和村干部们已经忙开了。走进余村村委会一楼大厅,记者见到3名年轻人。“我们在等汪书记!”他们笑着说。没一会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快步走来。他手拿一支笔、一个红皮笔记本,笑着叫出其中一名青年的英文名。原来,这3名青年是“瀑布咖啡”的主理团队。在安吉

(新春走基层)传统与现代交织 老外“不见外”体验浙江新年俗

中新网湖州2月1日电(黄彦君 杨卫丽 郭一凡)“这是第一次体验做花灯,我们觉得很好玩,孩子也很喜欢。”农历蛇年春节期间,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来自波兰的“安吉媳妇”杰西卡(Jessica)亲手制作新年花灯,“沉浸式”体验中国乡村年的独特文化魅力。嫁到中国近10年,杰西卡已多次在中国过春节。在其印象中,春节热闹、喜庆,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杰西卡在安吉过年。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个

就业有补贴、创业有支撑……揭秘余村吸引众多“青年入乡”的密码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进行了部署,提出要用乡村广阔天地的发展机遇来吸引人。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如何让年轻人在农村留得下,发展得越来越好呢?英语角课堂,这是浙江安吉余村开年,在村里全面推开的“新功课”。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党支部副书记 俞小平:他(国外游客)想问一下,你们余村有哪里可以玩的,那我就一脸懵。所以对我们村干部来说,也是有学习英

如何让年轻人在乡村留得下、发展好?浙江安吉拿出满满的“诚意”

央视网消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进行了部署,提出要用乡村广阔天地的发展机遇来吸引人。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如何让年轻人在农村留得下,发展得越来越好呢?来看浙江安吉的创新探索。英语角课堂,这是浙江安吉余村开年在村里全面推开的“新功课”。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小平笑着说:“当国外游客想问一下,余村有哪里可以玩的,我就一脸懵。

全国人大代表汪玉成:让更多青年在乡村“落地生根”

这几天,为了余村“瀑布咖啡”的用地审批,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多次往返安吉和杭州。“这是村里新年要落地的重点项目之一,咖啡馆的几名年轻主理人很有想法和干劲,我们也要提供尽可能多的要素保障和支持。”汪玉成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瀑布咖啡”是安吉“村咖”的一个代表,这个品牌的主理团队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他们中有高材生,有艺术家,虽身份不同,但都对创业充满热情。汪玉成很欣

扎在青年堆里,才能更了解青年

同汪玉成的采访约在了早上8点,他正在从安吉去往杭州的路上,此行目的之一就是解决余村“瀑布咖啡”的用地审批问题。在他看来,青年有热情,村里不能怠慢,这也是余村能引得大批“青创客”入乡的重要原因。他深知乡村发展之路需要青年,为了招引更多青年入乡,汪玉成选择“扎根”:扎在青年堆里,才能更了解青年。他的方法有很多,开办“余村夜话”沙龙、创业青年分享会,走家串户、实地调研,甚至是一杯咖啡、一顿饭……一次次交

“两山”转化示范地·堰河②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褚楠 通讯员 柯红勇 胡明学20年前,相隔1000余公里的两个人,面对着茫茫大山,作出了改变人生轨迹的抉择——他,钻进了秦岭余脉,种草药、栽香菇、育木耳;他,站在天目山下,挥舞着被飞石划破的手臂,带头关停一个水泥厂、三座石头矿。二十载,时光荏苒。当年钻进大山的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村民冯毕建,如今已流转山地500亩,农特产品年销售额达300万元,他问:“胡大哥,那时水泥厂

一份来自乡村的生育建议被写入国家政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如何降低年轻人结婚生子的负担,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汪玉成关注了多年的事情。为解决这个难题,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汪玉成提交了建议。令他欣慰的是,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被写入重要的国家政策。汪玉成提交的是“关于加强生育支持政策的建议”,这份建议源自他在乡村的观察调研。汪玉成是余村村党支部书记。2019年,刚回到余村工作的时候,汪玉成注意到,村里老、

“两山”转化示范地·堰河①丨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编者按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诞生。20年间,和余村一样依山傍水的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压倒性位置,努力打造湖北“两山”转化示范地。生态环境变美了,产业结构变优了,人民群众变富了!2月17日,两个村的领头雁、村民代表、返乡创业青年代表通过视频连线,话发展历程,谋合作项目,绘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