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山

亚冬会开幕式亮点揭秘|开幕式点亮的童年记忆

亚冬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冰灯,既是北方人的童年记忆,又是独具哈尔滨特色的文化符号。当小女孩提着盈盈微光的小冰灯走进现场,一颗冰雪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埋藏,点亮冰雪运动未来的希望。记者:屈萌 张玥 常兆媛康丽琳 陈倩 王文源摄影:何山 张启明 张涛编辑/胡克青

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2月14日,哈尔滨亚冬会全部比赛结束。中国体育代表团斩获32枚金牌、27枚银牌和26枚铜牌,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周进强表示:“本届亚冬会,我们派出了170名运动员,参加全部6个大项11个分项64个小项的比赛。中国体育代表团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北京冬奥精神,顽强拼搏、敢打必胜,坚持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圆满完成参赛任务,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

亚冬会|各方盛赞亚冬会开幕式

2月7日晚,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在哈尔滨盛大举行。精彩纷呈的开幕式让大家印象深刻。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记者:李姝莛、梅元龙、李紫薇、何山编辑:张南琦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亚冬会|逐梦冰雪 从哈尔滨迈向沙特阿拉伯

2月14日,哈尔滨亚冬会全部比赛结束。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周进强介绍,本届亚冬会有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1200余名运动员共同逐梦冰雪,彰显了亚洲冬季运动的蓬勃发展。下届亚冬会还将首次走进西亚,在沙特阿拉伯举办,我们期待与亚洲各国家地区一起,在冰雪激情中齐心书写亚洲体育新的篇章,共创亚洲美好未来。记者:殷家捷、何山、唐铁富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亚冬会|冰雪盛会 亚洲共鸣——回顾亚冬会亮点与感动瞬间

14日,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迎来收官,中国队夺得32金27银26铜,以85枚奖牌总数位列奖牌榜首位,创造了参加亚冬会历史最好成绩。作为上会记者,回顾此次亚冬会,很多感动瞬间令人难忘。记者:何山、张玥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全媒+丨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哈尔滨举行

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2月3日上午在哈尔滨正式启动。火炬传递主题是“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火炬传递时间为1天,传递的总路线长约11公里,共有120名火炬手参加传递。2月3日是立春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有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含义,也有着充满希望、吉祥的寓意。在这一天进行亚冬会火炬传递,也是将所有人最美好的祝愿送给亚冬会。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将于2月7日到14日在哈

有限空间 无限创意——专访亚冬会开闭幕式总制作人吴艳

2月7日,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在哈尔滨盛大举行。新华社专访亚冬会开闭幕式总制作人吴艳,深度解析如何利用数字化场景打造舞台,如何融入哈尔滨本土元素和暖心情感线,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当中进行无限的创意延展,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刚柔并济的开幕式。记者:陈益宸、屈萌、何山、张玥、张启明、张涛编导:陈梦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亚冬会|口腔医生跨界亚冬会赛道长 带你体验雪上工作!

第九届亚冬会的雪上项目比拼正在进行。在亚布力滑雪场上,人们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修复科的主任医师刘鑫。此次跨界担任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及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赛道长,在幕后为赛事顺利推进贡献力量!让我们跟着刘鑫一起在亚布力体验雪上工作,亲身感受口腔医生的跨界人生。记者:殷家捷、梅元龙、何山编导:梅元龙、殷家捷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亚冬会|何以“尔滨”

亚冬会何以选择冰城哈尔滨?在哈尔滨,冰雪运动可不仅仅是专业运动员的事儿,公益冰场上,大家都忙活得“贼带劲儿”。一座冰雕,凝聚的不仅仅是冬天的凛冽和风景,不仅仅是匠人的手艺和巧思,甚至不仅仅是历史和美感,更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灵魂。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的火爆,带火了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借着“尔滨热”和亚冬会的东风,很多企业不仅扩大了产销量,也在科研和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来哈尔滨旅游,中央大街是必“打卡”

亚冬会丨家乡连线:王强!为祖国争光

2月8日,在亚布力举行的第九届亚冬会越野滑雪男子个人短距离(传统技术)决赛中,中国队选手王强夺冠。在伊春市铁力市王强的父母家中,他的父母和亲友共同收看了这场比赛。王强的父亲王贵军说:“期待你在接下来的两个项目中,继续取得优异成绩。王强!为祖国争光!”2月8日,中国选手王强(前)在比赛中出发。最终他晋级四分之一决赛。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2月8日,王强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2月8日,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