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非遗+科技 北京春节活动好戏连台 非遗庙会民俗文化满满 科技庙会AI元素多多“秀我中国”栏目行走体验官带您体验北京春节的传统与现代在非遗春节逛非遗庙会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北京厂甸庙会吃“北京中轴线冰糖葫芦”观沉浸式民俗文化表演 赏诗词灯星河长廊在厂甸庙会沉浸式表演环节一大波祝福猛烈来袭“金龙尾巴摆,灵蛇头一抬;愿您笑颜开,福运滚滚来!”红彤彤的灯笼,香喷喷的美食美好寓意的春联,吉祥喜庆的兔爷在厂甸庙会,来自全球和祖国各地的游客共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潍坊诸城:民俗表演舞动街头 传统文化燃爆新春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王亚君 潍坊报道近日,一场场洋溢着浓郁年味的民俗大拜年活动在潍坊诸城市经济开发区(滨河片区)辖区的多个村居热闹上演,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让大家在欢乐祥和中欢度假期。“咚咚锵!咚咚锵!”欢快激昂的锣鼓声打破了新年的宁静,街头瞬间变成了民俗艺术的大舞台。憨态可掬的“狮子”和着节奏,时而摇头摆尾,时而跳跃前进,小朋友们兴奋得又蹦又跳,大人们也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41 浏览
日本日中友好会馆举办中国传统舞蹈展演 当地时间2月24日,日本日中友好会馆在日本东京文京区举办中国传统舞蹈展演,向日本社会和当地民众展现中国传统舞蹈的魅力。图为来自东京华舞舞蹈学校的演员在表演舞蹈节目《丹凤朝阳》。中新社记者 朱晨曦 摄当地时间2月24日,日本日中友好会馆在日本东京文京区举办中国传统舞蹈展演,向日本社会和当地民众展现中国传统舞蹈的魅力。图为来自东京华舞舞蹈学校的演员在表演新疆舞《石榴花开》。中新社记者 朱晨曦 摄当地时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2025年荔湾花市亮灯,10米高巨型“双花篮”好靓 辞旧迎新,瞩目欢腾。1月25日晚,在全场群众的欢呼期待下,在兴奋的倒数声中,2025年荔湾传统迎春花市迎来最激动人心的亮灯时刻,高10米的大花篮花灯在荔湾路惊艳亮相,为市民带来新春的祝福和喜悦。以“荔映湾区,花开万象”为主题,2025年荔湾花市继续在荔湾路举办(南至中山八路口,北至西华路口),长度约850米,是全市“双边”最长的花市,花档占比达六成,致力于让广大市民群众能在荔湾花市买到物美价廉的年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文化中国行|宁夏银川 社火决赛巡游展演精彩连连 2月12日下午,由宁夏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的“金蛇献瑞·欢乐新春”2025年银川市社火决赛暨巡游展演活动在银川市花博园举行。秧歌、锣鼓、舞龙、舞狮、旱船等传统社火项目轮番登场,花博园里处处洋溢着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精彩纷呈的表演吸引了来往的群众驻足观看,现场掌声、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由银川市各县(市)区、乡镇、街道2000余人组成的19支社火展演队伍给现场的观众们带来热闹非凡的文化大餐。据了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张家口桥东区:社区传统文化迎元宵 图为活动现场。 岑屹 摄 图为活动现场。 岑屹 摄 图为活动现场。 岑屹 摄 图为活动现场。 岑屹 摄 中新网河北新闻2月10日电 (岑屹)近日,张家口市桥东区红旗楼街道红旗楼北社区联合驻街单位入画文艺工作室开展“学非遗迎元宵”活动,传承传统文化,迎接元宵佳节。(完)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
作品点亮成长——东昌府区启明小学开展寒假作业展示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 通讯员 许山山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丰富学生寒假生活,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提升综合素养,东昌府区启明小学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践性的寒假作业,并于2月17—21日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全校千余份充满童趣与创意的作品亮相校园,展现了同学们多元化的成长足迹。本次寒假作业展示活动以“喜迎灵蛇,悦见成长”为主题,除了传统的学科作业之外,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团圆年|平仄楹联 诗意咏春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联播+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41 浏览
新春走基层|从田间到车间,中国结编织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新华社郑州2月8日电(记者吴刚)春节假期刚过,河南省邓州市陶营镇王良村的工厂车间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62岁的村民胡选霞手指翻飞,一根红绳在她掌心穿梭,不到3分钟便编出一枚精巧的中国结。这样的手工结,她每天能完成200多个,月收入超3500元,“比俺种几亩地挣得多哩!”这一幕,正是邓州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缩影。近年来,邓州锚定“1+N”产业体系,将中国结、雨伞、黄酒、纺织等“小产业”编织成富民强县的“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果然视频 | 来十笏园非遗空间,感受传统文化 山东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几位研究生同学分赴各地,用镜头捕捉非遗魅力。黄县的面塑与临沭柳编,曲阜的楷木雕与临沂的花布印染……她们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用镜头助力文化传承与推广。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