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

五个“必须统筹”是经济实践创新同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典范

五个“必须统筹”是经济实践创新同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典范韩文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经济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坚持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这五个“必须统筹”是我们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

多次点赞年轻创业者,刘永好呼吁传统产业必须创新变革

红星资本局2月28日消息,昨日,新希望集团在北京举行了媒体沟通会。在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多次点赞了年轻创业者和新兴科技企业,还提到了创新、转型等话题。他说,要成为这个时代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路人,尤为重要。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他建议国内企业也可以将眼光放至国内,特别是银发经济以及乡村振兴带来的机会。针对近段时间大热的以旧换新补贴,刘永好还提议补贴范围可以扩至农产品或必需品,可

刘永好点赞DeepSeek和宇树科技:年轻企业家创业进步很快,敢想敢闯

“新希望很多下属公司都在用DeepSeek。要经常学习,向年轻人学习,学习大数据大模型。”2月27日,在2025年新希望集团两会媒体沟通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对新希望来说,要收集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率,用人工智能等工具把点点滴滴的微小细节汇集,变成大数据,代入大模型,提升企业运行的效率。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对于近期火热出圈的DeepSeek和宇树科技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传统产业一定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2月27日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刘永好接受采访表示,传统产业一定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规模扩大、科技导入、品种优化、效率提升,创新办法进行生产和营销。记者:如何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刘永好:传统产业一定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肉、蛋、奶等食品产业不会消亡,在当前环境下用什么方式

“含绿量”里的“含金量” 山东2024年度生态环境“成绩单”公布

山东2024年度生态环境“成绩单”近日公布,PM2.5平均浓度等指标再次刷新纪录,国家下达的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全面超额完成。越来越多的蓝天碧水,不仅反映了山东的治污成效,更体现了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层次变革。近年来,山东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更多“含绿量”和“含金量”。传统产业在山东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高碳”特征突出。为实现全面降碳,山东从传统产业入手,牢牢抓

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专题深思)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形式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我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结提炼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包括“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既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总结,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科学指引,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既需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怎样理解产业创新

近年来,产业创新成为各界关注的高频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进行了部署。那么,产业创新是什么?它与科技创新有哪些区别与联系?为何要推动产业创新及其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产业创新很容易被简单地解构为“产业+创新”,被认为是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创新的组合。这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产业创新的形式,但未能完整地回答产业创新背后的逻辑及其内涵。实际上,

一年生产价值20万亿元的工业品,广东凭什么?

解码粤港澳,数说大湾区。本期的关键数是——20万亿元。2月5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这已是广东连续三年在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召开“新春第一会”,今年会议的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广东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披露,广东2024年全年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20万亿元。这相当于韩国GDP的两倍。过往十余年,广东工业从10万亿元,一路攀高,直到翻番。一年生产价值20万亿元的工业品,广东凭

专访郑永年:以新提质,广东向上突围

2月5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接受了南方网记者采访,围绕广东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体发展等问题展开回答。记者:今年已经是您第三次参加高质量发展大会,有什么新感受?郑永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新春开工第一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我把这个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