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伊朗11万大军就位,3国达成战略一致?伊总统访俄,信号非常明确

自去年年底叙利亚内战后,伊朗和俄罗斯由于处于不利地位,都采取了战略收缩政策,但时间来到今年,2个月不到,伊朗的11万大军已经就位。同时,伊朗、俄罗斯、伊拉克三国很有可能达成了战略一致,随时准备“打”回叙利亚。前不久,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志愿军组织,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演习人数达到了11万人,演习内容更是针对性极强,围绕城市巷战、反恐作战进行了全面的战备训练。结合此前,伊朗

原创 西方才看懂?伊朗向以色列射近200枚导弹,对中国来说只是小意思

伊朗对以色列发动规模“史无前例”的弹道导弹打击一事,仍在持续发酵。综合各路媒体的报道来看,在这场导弹打击行动中,伊朗军方被认为发射了180枚~200枚的弹道导弹,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射程2000公里左右的中程和中近程弹道导弹。有人对此进行了统计,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即“这是人类战争史上于单次导弹打击行动中,动用弹道导弹数量最多的一次”,实可谓是创下了一项世界纪录。而就在不少中国军迷津津乐道地关注伊以

中东睿评|特朗普2.0中东政策前瞻③:对伊朗可“极限施压”也可“大交易”

对于美国而言,伊朗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伊朗核问题,而是指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双方围绕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地缘政治尤其是伊朗核问题在政治、外交、军事、安全等领域的全面对抗、斗争和博弈。因此,美国长期奉行对伊朗的遏制政策,而2003年伊朗核危机出现后双方的矛盾对抗更为尖锐,伊核危机更是成为全球性的安全危机,小布什政府更是因此加大了对伊朗进行遏制、围堵和制裁的力度。直到奥巴马时期,美国才出于中东战略

原创 俄军迎来新外援,胡塞武装派兵参战,换取俄导弹技术,封锁红海

俄乌战争打到2024年,俨然不是两个国家的纷争,而是成为一场大乱战。如果对战场上的军人国籍进行大盘点,其结果绝对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乌军方面自不用说,在北约的鼎力支持下,来自西方各国的大量雇佣兵进入一线。事实上,俄军也不是孤军奋战,协助其作战的雇佣兵中就有大量尼泊尔人、印度人、索马里人、叙利亚人等,还有前不久进入俄乌战场的朝鲜正规军士兵。这还不算,为了进一步补充兵员,俄罗斯还和也门胡塞武装牵上了线。

亚冬会 | 离领奖台很远的她,依然为自己骄傲

新华社哈尔滨2月9日电 题:离领奖台很远的她,依然为自己骄傲新华社记者孙哲、张武岳虽然距离登上亚冬会领奖台还有一段距离,但伊朗越野滑雪选手萨马内·贝拉米·巴赫尔依然自豪地冲过了终点线。“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参加比赛,给我感觉像是在参加奥运会。”她在赛后对哈尔滨亚冬会大加赞赏,“这里的设施、赛道、组织和食物,都和奥运会的标准相似。”33岁的她在9日进行的哈尔滨亚冬会越野滑雪女子5公里(自由技术)比赛中

原创 三大消息:中美大局已定?拜登态度突然大变!中方提3个重磅要求!

拜登不满的是,内塔尼亚胡一直在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比如以色列对拉法口岸的进攻,还有那个哈里亚刺杀事件。拜登表面上是个有礼的绅士,但一旦涉及到政策分歧,特别是自己已经明确反对的事情被对方硬着头皮干了,他也不再客气,直接电话里开骂。这种老式的政治对抗,和普通人吵架有什么两样?但话说回来,白宫发言人的回应也挺有意思。他们没有完全否认爆料,反倒表示两人关系一直是“坦率而直接”。之前美国就划了几次红线,警告内

伊朗议长将赴黎巴嫩出席纳斯鲁拉葬礼

据新华社消息,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22日报道,伊朗议会议长穆罕默德-巴盖尔·加利巴夫23日将出席黎巴嫩真主党已故领导人赛义德·哈桑·纳斯鲁拉的葬礼。伊朗议会议员阿里礼萨·萨利米告诉伊通社,加利巴夫23日将与部分议员及政府官员一同启程,前往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出席纳斯鲁拉的葬礼。另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21日消息,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也将前往出席。去年9月27日,以军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动空袭,

特朗普将恢复对伊朗“最大施压” 称愿意会见伊朗领导人

当地时间2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旨在恢复对伊朗“最大施压”政策的指令。特朗普表示,愿意会见伊朗领导人,并努力说服伊朗放弃发展核武器的努力。特朗普还表示,伊朗距离拥有核武器“太近了”,美国有权阻止伊朗向其他国家出售石油。(总台记者 赵淼)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俄美“靠近”不影响俄伊“抱团”

当地时间25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首都德黑兰与到访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了会晤。在会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伊美关系和伊核协议相关谈判,阿拉格齐表示,伊朗已经就其核计划与俄罗斯进行了密切磋商,并向俄罗斯介绍了伊朗与英法德三国进行谈判的情况。阿拉格齐强调,伊朗不会在压力和威胁下与美国进行谈判。“只要对伊朗进行极限施压,伊朗和美国之间就不可能进行核问题的直接谈判。”拉夫罗夫表示,伊核问题当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