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能源自由的愿景(瞰前沿·大国重器) 地球上的石油、煤等化石能源耗尽后,人类靠什么生活?一种被称为“托卡马克”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承载起人类迈向能源自由的梦想。近期,我国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实现等离子体电流1.6兆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等离子体电流、聚变“三乘积”等核心参数再上新台阶;东方超环(EAST)首次实现1066秒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新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强化人工智能伦理意识赋能青少年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正在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极限,对人类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进行着颠覆性重塑,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同时,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偏见、歧视、隐私泄漏、责任归属等风险与不确定性也引发根本性的伦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我在手机上也装了DeepSeek 近期,DeepSeek是国内外一个热点话题,各行各业都在对此进行深度探索。国防部新闻发布工作能从人工智能中受益,还是面临挑战?在27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回应《环球时报》记者的上述问题时表示,自己也在手机上装了DeepSeek这一APP,他和团队在准备国防部记者会时,有时也会用人工智能软件做一些查询工作。吴谦同时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方一向倡导人工智能的发展应遵循“以人为 军事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跳出胜负束缚之后的路,该怎么走?| 一周荐书 撰文 | 徐鲁青编辑 | 黄月《格外的活法》[日] 吉井忍 著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25-2吉井忍大学毕业后曾出国游荡各地,在成都留学,法国南部务农,辗转亚洲各地任新闻编辑。不买房不上班,甘愿落后几圈用自己的节奏慢跑,如此二十年后,吉井忍从北京回到东京。此时的日本面临高度老龄化和贫富分化,主流之外的容身之处越来越少。 “跳出胜负束缚之后的路,该怎么走?”带着这样的问题,她将目光转向日本街巷、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回顾“文艺时刻”,李洱、乔叶等共话2024年关键词 2024年,全新创刊的《北京文艺评论》杂志和“北京文艺观察”微信公众号跑步进入文艺现场,呈现世界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文艺。过去的一年,我们一起期待过《黑神话:悟空》,一起品味过《好东西》;一起告别琼瑶,又一起和李子柒重逢;一起回顾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又一起阅读了一封封有关北京的“来信”。岁末将近,新春在即,回顾过去一年的文艺观察,检视那些发人深省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一场2024文艺盘点活动在北京举办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借地而生》:人与地的非凡旅程|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 书评周刊编辑部的年度书选已经持续存在了逾二十年。在这二十几年中,我们选出了众多触动心灵、启发智识、开阔眼界的书籍,试图让这些书籍帮助我们相对更好地面对生活,面对自我。正是在对这些领悟的阅读中,我们看到生命困惑、痛苦、愉悦、狂喜的丰富可能性。而就像有些诗人、思想家、艺术家已经体验或意欲抵达的,生命之丰富可能性的某种极点,或许是一种“我”与“万有”合一的状态。无我,无青山。只余纯粹存在之光。今年,我们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