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信:相逢在智慧的彼岸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相逢在智慧的彼岸新华社记者胡浩刚刚启幕的2025年,科技的力量再次让人们震撼。从临床诊断到数学证明,从病毒发现到药物研发,在一些特定领域,人工智能已展现出超越人类的能力,从简单的模仿向创造新知识、新认知的方向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正在加速孕育合成生物技术、类脑人工智能技术等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世界将会怎样?人类还有哪些可能?在不断探索的旅程中,人们站在新世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近三十位艺术大咖齐聚山东美术馆,共话“AI时代的艺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宇宁2月28日,“AI时代的艺术——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研讨会”在山东美术馆举行。本次研讨会以“人智时代——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为个案,深入研讨“AI时代的艺术”这一主题,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融合方式,对艺术表现手法、艺术家审美理念、艺术生态乃至社会文化产生的改变。这是一次艺术界的“高端峰会”,从阵容上便可见一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届济南国际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元宇宙:人类新一代生存方式 《元宇宙导论:迈向人类新生存方式的认知框架》一书提出了理解“元宇宙”概念的共识框架,并在完整意义上将元宇宙界定为“人类新一代生存方式”,进而从元宇宙的主体及其组织方式、生产与分配方式、栖息与生活方式、文化形成与传承方式四个方面创新性地建构了元宇宙作为人类新一代生存方式的理论体系。本书还创建了元宇宙未来发展三阶段理论、基于AI的元宇宙生产力理论、元宇宙空间理论、元宇宙媒介理论、元宇宙生产关系理论、元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中国科研团队解开猕猴属遗传新密码揭秘为何人类更独特 中新社上海2月27日电 (记者 许婧)北京时间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毛亚飞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课题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文,首次完成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的组装,系统解析了猕猴属与人类基因组之间的大尺度差异,并阐明了结构变异如何通过重塑基因组三维结构调控脑细胞类型特异性的表达。该研究还揭示了猕猴属种间分化的遗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AI时代,仍需一锤一凿的“笨功夫” 福建省政和县,科研团队进行化石发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在福建政和的深山里,技术人员举起地质锤的瞬间,与实验室里人工智能的运算形成奇妙映照。当GPT-4能秒读千万篇论文、AlphaFold可预测蛋白质结构时,这群科学家为何仍在重复19世纪的田野工作?“政和八闽鸟”的发现,给出了关乎科学本质的答案。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修复空间,老技师的工作台像个微缩战场。钻头在化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AI提醒我们“何为人类” 当看到人形机器人在花团锦簇的春晚舞台上扭秧歌时,我忍不住幻想,如果有一天机器真的凌驾于“智人”之上,这一刻一定是个充满隐喻的时刻:无论穿着大花棉袄摇手绢的机器人看起来多么乖顺,其黢黑冷峻的机械身体都仿佛在昭示——将智能机器视作可被完全驯服的工具,这显然是人类的天真。最近,在AI令人惊异的发展速度下,我看到许多人开始产生“存在主义危机”。但单纯焦虑“AI是否会代替人类”,没有过多意义。更重要的讨论在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更聪明的AI会“杀死”写作吗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人都感受到了生成式AI的写作“威力”。从还原古典诗词的平仄韵律,到写出一篇充满瑰丽想象的科幻短篇;从撰写福柯、拉康等各种理论框架下充满学术味儿的书评、影评,到输入关键词后秒出面面俱到的年终总结……如今,生成式AI写作越来越智能和完善。很多内容逻辑缜密、表达精准,让不少人看过后自叹弗如。最关键的是,它们既不会有需要“狂灌咖啡”的过劳之苦,又不会有灵感缪斯迟迟不来的烦恼,完全可以做到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手机怎样重塑大脑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窗帘,许多人已不自觉地摸向枕边的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应用推送、信息通知像无形的手,将人拽入一个永不停歇的信息漩涡。《放不下的手机:你的失控,来自被重装的大脑》(卡尔.D.马尔奇著,舍其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信息时代人们的焦虑。在科技的浪潮中,大脑正悄然经历一场无声的“重装”,而我们可能对此浑然不觉。书中开篇便抛出一个意料之外的观点:放不下手机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挑战最佳方案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题: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挑战最佳方案新华社记者谢彬彬在联合国安理会2月轮值主席国中国的倡议下,安理会日前围绕“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举行高级别会议,推动各方重温联合国成立初心,为践行多边主义凝聚共识,为加强全球治理注入新的动力,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对重振多边主义的呼吁,与当下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大背景息息相关。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一方面人类社会面临冲突频发、气候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瞭望 | 全球科技发展与创新格局前瞻 文 | 秦铮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世界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前夕。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进行深度重构。第六次技术革命呼之欲出科学革命催生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引发产业变革(工业革命),这是历史发展规律。根据历史研究,每次工业革命包含两次技术革命,共持续约100年,每次技术革命分为前后两段,共持续约50年,这50年可以被称为一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