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

郑渊洁自认写不过AI,未来作家一定会被取代吗?

近日,70岁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谈到,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作家一定是会被取代的。郑渊洁坦言,自己尝试过让AI用郑渊洁的手法写一篇以皮皮鲁为主人公的故事,“我给它提前设置好场景、角色和人物关系,4秒钟就出来了,那写得真好,杀了我也写不出来。我让它用郑渊洁的手法写,它就把郑渊洁的2000万字的作品全搜了。”郑渊洁认为,未来,纸质的童话作品也成为不再必要的东西。他例举了一个场景:晚上

丁薛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并致辞

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发表题为“坚守多边主义正道 促进开放包容发展”的致辞。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本报瑞士达沃斯1月21日电 (记者颜欢、徐馨)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发表题为“坚守多边主义正道 促进开放包容发展”的致辞。丁薛祥说,8年前,正是在这里,中国国家主席习

赏读|《这本书可能救你的命》:人体的管道修理工 探索肠道和消化过程

纵观历史,我认为水管工挽救的生命比医生多。外科医生、内科医生和科学家获得了所有的荣誉,但我觉得是时候把其中相当一部分荣誉归于这个负责现代卫生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卑微行业了。为什么?因为一个国家的给排水系统与人口健康直接相关。没有水管工,霍乱等致命疾病就会肆虐成灾,为养老金存钱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水管工和医生似乎是完全不同的职业。但是在维护公共卫生方面,他们的关系非常紧密。身体是一座神殿。这是我们在

文化中国行|全世界爱上“非遗中国年”!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此,春节不仅是中国的节日,更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其所蕴含的家庭团聚、和平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正跨越文化界限,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桥梁。随着首个“非遗中国年”的到来,我们不禁好奇:国际友人眼中的中国春节是怎样的?他们最钟情春节的哪些元素?春节又蕴含了哪些独特的精神价值呢?观看视频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