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和世界“双十大”科技新闻揭晓(科技自立自强) 制图:汪哲平图为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供图1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南京揭晓。入选的科技进展直接触碰科技最前沿,涵盖视觉芯片、细胞疗法、大洋钻探、低温制冷、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表明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极限正不断拓展。——编 者2024年影响人类的科技进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中国“人造太阳”实现亿度千秒运行 核聚变发电还有多远? 央视网消息:1月20日,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人造太阳”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个突破?未来真正实现可应用的核聚变发电,我们还需要继续做什么?1亿摄氏度突破1066秒,意味着什么?超过1亿摄氏度能够稳定运行1066秒,这件事情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OpenAI推出“深度研究”功能,这回要抢人类研究员饭碗了? 财联社2月3日讯(编辑 赵昊)当地时间周日(2月2日),OpenAI发布了一款名为“深层研究”(deep research)的功能,并上传了演示视频。OpenAI在官网写道,这项代理功能使用推理综合大量线上信息,并为用户完成多步骤研究任务。简单来说,就是“深层研究”可以从互联网上收集信息,并将其合成为简明的报告。深度研究可以独立为您工作:您给它一个提示,ChatGPT就会查找、分析和综合数百个在线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为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注入动力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除旧布新、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敦亲睦邻、团圆共享的社会观等价值理念,源自东方,福泽世界在荷兰海牙,一辆车头写有“你好中国”字样的“欢乐春节”彩绘电车闪耀亮相,拉开荷兰今年春节庆祝活动的序幕;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欢乐春节”庙会上,当地民众欣赏舞龙舞狮表演,品尝中国传统小吃,观赏精美的灯展,感受浓浓的中国年味;在非洲岛国毛里求斯,2025年“欢乐春节”花车巡游活动将当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中国航天事业成就辉煌 宇宙、太空,浩瀚且深邃,承载着人类从古至今的伟大梦想。太空探索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究和求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文明进步的历史中,航天科技书写了人类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在国家发展的征程上,航天力量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维护了国家的发展安全。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嫦娥奔月、敦煌飞天,这些浪漫的神话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浩渺苍穹的想象和憧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走自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外交部: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一以贯之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美方宣布将要退出《巴黎协定》表示关切。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郭嘉昆说,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一以贯之。中方将同各方一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同推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