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中国动画出海!《燃比娃》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 南都讯 记者刘益帆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主控出品的动画电影《燃比娃》入围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儿童单元(Generation Kplus),并在柏林举行5场面向公众、1场面向市场的放映。《燃比娃》源于羌族古老的传说“燃比娃盗火”,传说中的燃比娃是人类首领阿勿巴吉与火神蒙格西的孩子,看起来异于常人,他有毛发和尾巴,外形似猴。他在为人类取得火种的过程中,毛发被烧光、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面对技术之神降临,人何以为人? 我们所忽略的“房间里的大象”——科技成就——正在使得人类面对外在和内在的双重危机。当我们在全力拥抱人工智能之时,人和智能之间的界限却在日趋模糊。在熊培云看来,目前阶段里人类尚有的幸运是“万物还没有到觉醒的时刻”。从技术发展的阶段来说,今天担忧人工智能的意识觉醒或许还早,但人类作为主体性的意识却在慢慢消逝之中。熊培云在《人的消逝》中的忧虑在2025年开年之后被逐渐验证。《人的消逝》,熊培云 著,之江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求是网评论员:携手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年10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主席分别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着眼“大金砖合作”开局之年,强调“中方愿同金砖各国一道,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携手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不仅为金砖合作机制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OpenAI推出GPT-4.5模型:情商高、更好理解人类意图 中新网2月28日电(记者 吴家驹)北京时间2月28日,OpenAI宣布推出OpenAI GPT-4.5的研究预览版,并称其为OpenAI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知识最丰富的模型。网页截图 OpenAI称,结合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增强的协作能力,GPT-4.5能够在温暖而直观的对话中自然地整合想法,更贴近人类的协作方式。GPT-4.5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意图,并以更细腻的“情商”解读微妙的暗示或隐含的期望。G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求是网评论员:发挥民间外交独特作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中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中国外交是人民的外交。”“中国愿同各国朋友加强友好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独特作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4年10月11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对这些国际友人长期致力于对华友好事业表示高度赞赏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民间外交事业的重要意义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研究揭示各国民众对AI替代工作的担忧 新华社柏林3月2日电 你会让机器人照顾年迈的父母吗?你能接受人工智能(AI)为你诊疗吗?你愿意听从AI领导的指挥吗?近期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不同国家民众对AI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虽然较为普遍,但又不尽相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针对20个国家的约1万人开展抽样调查,试图了解受访者对于在医学、司法、新闻、管理等不同领域使用AI的看法。结果显示,不同国家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绵茂公路猴群出没引游客投喂 当地倡议:禁止投喂,保护沿线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绵茂公路上猴群拦路索食,民警试图驱离(视频截图)绵茂公路自2022年12月27日正式通车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通过这条绿色“天路”前往九寨沟、黄龙等热门景区。 绵茂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良好,常有猴群等野生动物出没。这些动物因长期与人类接触,逐渐习惯从游客处获取食物,游客见到猴群也会停车与猴子互动,引发现场交通拥堵。在短视频平台,不少网友也呼吁“不要投喂野生动物”。今年2月19日,绵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月2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为研究中心揭牌并致辞。图源:外交部微信公众号王毅祝贺研究中心在外交学院设立,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思想,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课题给出的中国答案,具有宝贵理论价值、重大时代意义和深远世界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AI来抢饭碗吗?也未必 随着国产大模型DeepSeek掀起新一轮全球智能风暴,AI持续占据舆论话题中心。连日来,各类企业平台争相宣布“接入”,各地政务系统纷纷上线智能服务。“AI主播”上岗播报全程零失误,“AI咨询师”一秒给出推荐列表,病人直接拿着DeepSeek的诊断找医生开药……人们切实感受着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重塑,也不时有“某某行业的黄昏”“某某感觉天塌了”之类信息刷屏。人类该如何应对AI规模化应用?普通人到底干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小行星几年后撞击地球?先别慌! 最近,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引起公众关注,也惊动了联合国。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已召开会议,讨论对这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开展进一步观测等事宜。这个“不速之客”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有多大?人类该如何应对?上海天文馆网络科普部部长、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施韡接受采访时指出,相关媒体报道存在一些不实信息,如“联合国首次启动《行星安全协议》”,有必要向公众澄清。缩小测算误差才能准确评估威胁去年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