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

强化人工智能伦理意识赋能青少年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正在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极限,对人类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进行着颠覆性重塑,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同时,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偏见、歧视、隐私泄漏、责任归属等风险与不确定性也引发根本性的伦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我在手机上也装了DeepSeek

近期,DeepSeek是国内外一个热点话题,各行各业都在对此进行深度探索。国防部新闻发布工作能从人工智能中受益,还是面临挑战?在27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回应《环球时报》记者的上述问题时表示,自己也在手机上装了DeepSeek这一APP,他和团队在准备国防部记者会时,有时也会用人工智能软件做一些查询工作。吴谦同时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方一向倡导人工智能的发展应遵循“以人为

跳出胜负束缚之后的路,该怎么走?| 一周荐书

撰文 | 徐鲁青编辑 | 黄月《格外的活法》[日] 吉井忍 著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25-2吉井忍大学毕业后曾出国游荡各地,在成都留学,法国南部务农,辗转亚洲各地任新闻编辑。不买房不上班,甘愿落后几圈用自己的节奏慢跑,如此二十年后,吉井忍从北京回到东京。此时的日本面临高度老龄化和贫富分化,主流之外的容身之处越来越少。 “跳出胜负束缚之后的路,该怎么走?”带着这样的问题,她将目光转向日本街巷、

回顾“文艺时刻”,李洱、乔叶等共话2024年关键词

2024年,全新创刊的《北京文艺评论》杂志和“北京文艺观察”微信公众号跑步进入文艺现场,呈现世界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文艺。过去的一年,我们一起期待过《黑神话:悟空》,一起品味过《好东西》;一起告别琼瑶,又一起和李子柒重逢;一起回顾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又一起阅读了一封封有关北京的“来信”。岁末将近,新春在即,回顾过去一年的文艺观察,检视那些发人深省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一场2024文艺盘点活动在北京举办

人工智能,抢得走咱的饭碗吗

平地一声雷。个把月之间,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从线上火到线下,由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俨然改变了现实生活。放眼一看,你我身边兴许已有了“新同事”。AI司机、AI主播、AI助教、AI医生,乃至所谓的“AI公务员”,都接踵而来,科幻片秒变纪实片。人们在惊奇的同时,也不免有些“破防”:这些“新同事”,难不成是来抢咱饭碗的?人工智能,确有许多亮眼表现。比如在处理大量数据、执行重复性任务、提高效率

马上评|中国牵头制定标准,机器人养老时代要来了?

2025年2月24日,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金秋养老家园,机器狗“小西”通过语音与老人互动。 中新社记者 吴君毅 摄“未来人类不需要工作,机器人帮助我们做一切,人类啥都可以不干,未来养老100%靠机器人……”宇树科技负责人王兴兴的一番言论,引发了网友热议。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

胡懿娟,已归国!

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日前发布2024年工作亮点回顾,文章提到,科学家胡懿娟教授已入职母校北大。▲胡懿娟(资料图 来源: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官网)胡懿娟,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毕业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回国前任美国Emory大学教授。2024年7月,胡懿娟加入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她的研究专注于统计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的交叉领域,致力于解决实际的生物医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