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

探秘气候因素与北极熊生存关系

今天是第15个“国际北极熊日”。那么,北极熊的生活对气候条件有什么要求?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又会如何影响北极的生态和北极熊的生活?来源:中国气象局

小行星冲来,地球或遭撞击?专家:别慌,中国已开始部署防御系统!

近日,一则新闻让不少网友直呼“地球危险了!”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月1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表示,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为2%。目前关于“2024 YR4”的信息仍然有限,但据估计,该小行星的直径在40米至90米之间,其尺寸相当于一座大型建筑。同时,联合国首次启动《行星安全协议》,加速构建行星防御体系

中国“祝融号”有新发现!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该院方广有研究员领导的月球与火星探测雷达研究团队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祝融号着陆区的地下10至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这些地质特征与地球海岸沉积物高度相似,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提供了迄今最直接的地下证据。该成果北京时间2025年2月25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火星因其与地球相似的地质特征、季节性变化和昼夜

原创 向世界宣布!我国“嫦娥八号”将带机器人登月,用3D打印技术造砖

2024年,我国就已经先后为人类的航天事业贡献了太空行走时间最长、首次将智能化机器人带上太空舱等多项贡献,而“嫦娥八号”还会再一次给人类航天探月工程“添砖”。如果未来有一个国家会率先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那么这个国家的名字一定叫:中国。我国的嫦娥五号、六号,先后在月球的背面取回了月壤,也在月壤中发现了包括水元素在内的多种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基础元素,这些都将会是人类在月球上建立新基地的必须条件。接下来我

人类清除计划已经开始了?俄罗斯爆料称:美国在全球建生物实验室

2013年,美国斯坦利电影节上映了一部《人类清除计划》,这个电影用戏谑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美国政府有预谋地减少人类数量的故事。不过,这个虚构的影视作品,如今在现实生活中很可能已经出现,只不过这个“人类清除计划”所采用的方式并不是战争,而是更为可怕的生物实验。根据俄罗斯权威媒体《今日俄罗斯》在2024年12月24日发布的消息称,美国目前正在抓紧时间在非洲地区开展生物实验室。并且美国还非常担心,俄罗斯将会

坚定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进方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谋划部署,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强调“对外工作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2024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时郑重宣告,中国走和平

2025·健康长寿|AI助力医学研究,能让人类100岁像20岁吗?

自古以来,人类便对长寿充满向往,甚至梦想着长生不老。今天,科学家们仍在追问:人类的寿命是否存在极限?如果有,这个极限究竟是多少?如今,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这一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蛋白质设计到基因编辑,从脑机接口到AI驱动的药物研发,科学家正致力于利用AI技术延缓衰老、治疗疾病,甚至逆转年龄带来的衰退。 “未来的人类回顾我们现在的时代,可能会摇头感到震惊和难以置信——因为即使是相对最幸运的人,也始

记者来信:胜负之外——当AI狂潮席卷而来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题:胜负之外——当AI狂潮席卷而来新华社记者吴晶“如果把人类比作父亲,把你比作孩子,你怎么形容这段关系?”“这场跨越碳基与硅基的‘亲子关系’正在重新定义教育的本质——当‘孩子’的算力每秒都在增强,父亲的智慧更体现在引导方向而非提供答案……”这是一位正在深度学习AI工具的小红书博主同DeepSeek进行的对话。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AI的生长速度颠覆了人类此前绝大多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