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

“人社局工作人员电话辱骂办事群众”调查:当天双方发生争执,当事人认错道歉已被停职检查

近日,一网友发帖称,其去四川巴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科办事后接到电话被辱骂,引发网络关注。2月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巴中市人社局了解到,当天收到网友反映的“工作人员在电话沟通中言语不当问题”后,立即组织专班进行调查核实,目前已对涉事科室负责人汪某某给予停职检查处理,将另一工作人员张某调离现工作岗位。汪某某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承认自己骂人不对,称当天双方发生分歧,自己情绪激动,言语不当,

两部委发布典型案例:做虚假工资表拖欠农民工工资30万,一包工头获刑

任某制作虚假农民工工资表,将应付工资用于支付工程款和个人开销,拖欠13名农民工工资共计30万余元,造成多名劳务人员聚集讨薪。人社局介入后,任某拒接人社局责令支付的电话并藏匿。最终,任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该案为其中之一。 据悉,2020- 2024年五年间,全国法院共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6200余件

员工离职后确诊职业病,还能认定为工伤吗?法院——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发现自己患上职业病还能被认定为工伤吗?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审理并公布了一起这样的案件员工离职后进行体检被诊断为职业性轻度噪声聋老齐原本是甲公司工人,1995年3月至2023年2月在甲公司从事拉丝工作,工作中接触噪声。2023年2月,老齐与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甲公司向其出具离岗体检介绍信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离岗后,老齐进行了体检,医院于2023年6月

法院亮剑护“薪”安

本报讯 近日,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某环境科技公司拖欠41名劳动者工资引发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杨某等41人在某环境科技公司工作期间,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杨某等41人劳动报酬。2019年公司停产。为此,杨某等人向当地人社局投诉,人社局责令该公司整改并限期支付欠薪。该公司逾期拒不履行,2019年6月27日,人社局作出《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理决定书》,决定该公司于7日内支

员工离职后确诊职业病,还能认定为工伤吗?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发现自己患上职业病还能被认定为工伤吗?员工离职后进行体检被诊断为职业性轻度噪声聋老齐原本是甲公司工人,1995年3月至2023年2月在甲公司从事拉丝工作,工作中接触噪声。2023年2月,老齐与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甲公司向其出具离岗体检介绍信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离岗后,老齐进行了体检,医院于2023年6月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诊断老齐为职业性轻度噪声聋

最高检发布依法惩治欠薪典型案例,广东1例入选

保障劳动者依法获得劳动报酬,关系基本民生福祉、社会和谐稳定。1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推动治理欠薪典型案例。其中,茂名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A建设有限公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立案监督案入选,体现了检察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注重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配合。基本案情拖欠农民工工资172万余元2022年9月,广东A建设有限公司承包岭南某实验室茂名分中心总部装修工程项

临沂市创新服务模式,创业担保贷款助力创业跑出“加速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清华 赵子喆 通讯员 王金川 陈超“人社局的办事效率真是高,现在用上了“AI+RPA数字员工”审批,150万元的贴息贷款3天就到账了。”临沂市兰山区企业主吴振蒙说。吴振蒙以前经营房地产生意,现在看到人工智能是发展的风口,经过调研,想开一家人工智能方面的公司,资金有一定的缺口。通过临沂人社首发平台直播送政策了解到人社局开展助力创业的贷款政策,通过网上传送了相关材料,网上立刻

上海岁语|“点对点”返沪的务工人员:第一次坐包机,希望今年多赚点钱

【编者按】年是什么?是团圆,是守护,是期盼。是对自己辛苦一年的犒劳,也是向着下一个春天的奔赴。农历乙巳蛇年到来之际,澎湃新闻推出“上海岁语”特别策划,聆听普通人的春节故事。本篇关注一位“点对点”返沪的务工人员,大年初四她乘坐包机落地上海,将带着对新年的期许投入热气腾腾的生活。詹升芬(左)随“点对点”包机返沪。 蒋迪雯 摄我叫詹升芬,詹是詹天佑的詹,今年48岁。十多年前离家去浙江打工,在2020年的

齐鲁银行济南长清支行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解客户燃眉之急

去年年底,济南市长清区人社局工作人员了解到一直从事花生油批发的小微业户乔女士因年关备货,急需资金周转,便来到齐鲁银行济南长清支行咨询能否提供资金帮助。齐鲁银行济南长清支行当天便与人社局领导一同前往客户公司。“春节临近,我们各个超市的订单越来越多,仓库备货已经早已被预定了,我们需要资金做好年底的仓储准备”,公司负责人乔女士焦急地讲道。同时长清人社局也提到,该企业今年新增退伍军人、残疾人用工,并为其缴

两部委发布典型案例:做虚假工资表拖欠农民工工资30万,一包工头获刑

任某制作虚假农民工工资表,将应付工资用于支付工程款和个人开销,拖欠13名农民工工资共计30万余元,造成多名劳务人员聚集讨薪。人社局介入后,任某拒接人社局责令支付的电话并藏匿。最终,任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该案为其中之一。 据悉,2020- 2024年五年间,全国法院共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6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