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

机会来了!清华大学,宣布扩招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2日从清华大学获悉, 该校决定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据悉,该校新增本科生将进入新成立的书院学习。 人工智能正与社会加速融合,也为高等教育带来机遇。记者了解到,当前,清华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以

清华今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重点培养“AI+”拔尖创新人才

记者2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决定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据悉,该校新增本科生将进入新成立的书院学习。人工智能正与社会加速融合,也为高等教育带来机遇。记者了解到,当前,清华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以期为国家高水平科技

清华官宣:有序适度扩招本科生

魏梦佳/新华社记者2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决定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据悉,该校新增本科生将进入新成立的书院学习。人工智能正与社会加速融合,也为高等教育带来机遇。记者了解到,当前,清华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以期为

面对创新之问,深圳加速发力

杭州爆红之后,深圳最近动作频频。上周末,深圳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一揽子措施,包括为大学毕业生求职者提供免费住宿的天数,从7天延长到15天。“着力打造最好最优创新创业生态”被写入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紧接着,继杭州宇树科技展示机器人后空翻之后,深圳众擎机器人大秀更高难度的前空翻,成为全球首例完成这一动作的人形机器人。深圳两会期间,“夸父”机器人变身“记者搭子”。这些动作背后,是深圳面对的创新

代表委员在身边|让技术“好把式”获得认可和尊重

  在杭州技师学院的教学车间里,全国人大代表、31岁的杭州技师学院教师杨金龙正在指导学生进行喷漆打磨。一把喷枪就是他最生动的教案。  2015年8月,巴西圣保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杨金龙摘得汽车喷漆项目金牌,实现了中国在该赛事金牌“零的突破”。回国之后,他获得了浙江省“0001”号特级技师证书。  杭州技师学院汽车喷漆专业学生杨美鑫得知杨金龙的经历后倍受鼓舞,下定决心学习技术。  “我以前觉得

【奋进的春天】习近平的两会之问丨“你从哪回来?”

中新网2月28日电 题:【奋进的春天】习近平的两会之问丨“你从哪回来?”“总书记好,我是一名海归创业者。”“你从哪回来?”“从美国,亚特兰大附近。”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80后”海归创业者袁玉宇代表介绍了自己归国创业的经历。“十年前回国,很多人不理解。当时国内的高端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几乎全被进口产品垄断,我希望学成报国,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人生

中国北方首家数字游民国际人才港揭幕

3月1日,中国北方首家数字游民国际人才港——京津冀(天津滨海)数字游民国际人才港暨泰达“超级个体”首发活动在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滨城园区)成功举行。数字游民主要指凭借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自由工作与生活的新兴职业群体。首发活动中,京津冀(天津滨海)数字游民国际人才港荣程基地正式宣布运营启动,将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在京津冀协同、港产城融合中的独特优势,动态联动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和河北旅游资

代表委员说|徐玖平:中国这样做才能抢占AI新高地

时代浪潮汹涌澎湃,人工智能(AI)技术创新驱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中国AI创新,必将在全球科技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25年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徐玖平在《中国日报》刊发文章,指出中国AI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成效显现,但需综合施策才能加快AI高质量发展。文章认为,国家AI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成效显现,产业化加速仍存挑战,如:核心技术持续

赵祥模代表:推动智能交通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新网西安3月2日电 题:赵祥模代表:推动智能交通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者 杨英琦 梅镱泷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铁建公司到陕西省洛南县,回顾过去一年的履职之路,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直言“忙碌但充实”。作为中国道路交通智能检测领域知名专家,赵祥模高度关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已经陆续通过验收、多家汽车品牌陆续

“国家大剧院关致京青年歌剧人才培养计划”启动

中新网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高凯)“国家大剧院关致京青年歌剧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计划”)于2月24日至3月11日在北京艺术中心举办,据介绍,该“计划”是由中宣部批准立项、资助,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支持的国家级项目,由国家大剧院选送,由国家大剧院男低音歌唱家关致京发起,也是北京艺术中心开幕运营以来承办的首个高水准、高品质的艺术人才孵化项目。“国家大剧院关致京青年歌剧人才培养计划”以国家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