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
从“中国硅谷”到“世界中关村”: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
人民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栗翘楚)中关村在哪儿?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地理坐标,即北京地铁四号线的某一站或是海淀区的某条街。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关村已由电子一条街,拓展至如今的中关村东城园、西城园、朝阳园、海淀园、丰台园、大兴-亦庄园等16个园。从一片田地、一条电子街到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让这里变了模样。2024年中关村40家特色产业园营业总收入突破万亿元。成绩背后,是中关村
深圳去年新增就业20.7万人,就业人口逾1200万
2月8日,深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指出,2024年全市人社系统坚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主线,稳就业、强保障、育人才、促和谐、抓改革、优服务,扎实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平稳运行、民生持续改善作出积极贡献。具体成效有:聚焦就业优先,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港澳青年来深发展动力增强,重点群体就业平稳有序,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
姑苏城内,创业者专“新”致“质”
李毅彤近照。 本文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许伟刚(左三)与团队成员在一起。陈新建(站立戴眼镜者)在向国外客户介绍产品。千百年来,江苏苏州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画形象深入人心。而今,这座历经3000余年历史沉淀的文化名城,不仅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全球目光,更以广阔的胸怀面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从企业到产业、从载体到人才、从政府到市场,科技创新的热潮正在这里翻涌,为双创的种子提供成长的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人工智能学院,2025年9月首次招生
新京报讯(记者徐彦琳)2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仪式举行。该学院计划于2025年9月招收首批学生,拟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及人工智能哲学硕士-博士项目,将重点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的核心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基础科学、医学、机器人、金融、商务、管理及社会等多个领域,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与会代表共同为港中大(深圳)
从释放引力到精准揽才广东跨越千里抛出“橄榄枝”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广东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吹响了新一年“百万英才汇南粤”的引才集结号。2月27日,广东省人社厅、省驻沪办联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广东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引才交流活动,积极拓宽引才渠道,推介广东就业创业政策进名校。这场跨越千里的“人才之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诚意满满。以人才服务推动人才有
为什么是浙大?浙江省委机关报发文探究创新创业的“浙大现象”
新年伊始,“东方神秘力量”刷屏全球。人们发现,备受瞩目的“杭州六小龙”中DeepSeek、云深处科技和群核科技的创始人,都毕业于浙江大学;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包括科百特董事长在内的浙大校友参会,也彰显了浙江民营企业的澎湃活力。 为什么是浙大? 2月20日,浙江省委机关报《浙江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文章,连发“两问”探究浙江大学在创新创业上的经验。内容如下: 一问:创新人才需要什么?De
甘肃康县:一群返乡青年心中的梦想在这里安放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 张哲宁 通讯员 王泽远)寒假期间,中共康县县委组织部、共青团康县县委、康县大学生联合会开展“雁归桑梓 共话家乡”主题系列活动,组织青年人才返乡“送福”、参加“返乡大学生看家乡”主题调研、在城市社区参与常态化文明实践……“我爱我的家乡,我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初春时节,青龙山畔生机盎然、清爽惬意。这里有“蛟龙在水”看山湖倒影,有“见龙在田”赏篱下田园,有“游龙在山”走蜿蜒
河南技能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均居全国第二
中新网郑州2月21日电 (经晓佳 张艺)2月21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新闻发布会通报称,该省技能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均居全国第二。图为发布会现场。张艺 摄 当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甄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该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他介绍,2024年,河南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6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取证)27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