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同学,AI是“帮手”,不是“枪手”!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爆火之时,“人工智能(AI)+”也愈发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一个让人忧心的现象出现了:新学期伊始,不少老师发现,学生提交的寒假作业“AI味”浓厚,有些孩子甚至扎堆交流“如何用DeepSeek写作业”的秘笈。用AI搜索来“应付”寒假作业,无疑背离了学习的初衷。当“AI+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之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AI,如何将崭新的“AI”和传统教学更好结合起来

“AI+医疗”已成为热门应用领域 “AI医生”你能接受吗?

央视网消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赋能千行百业,“AI+医疗”也已经成为热门应用领域。“AI医生”你能接受吗?我们来听听大家怎么说。四川达州市民 万雪:我觉得结合先进医疗设备,把看病交给AI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最关键的是,和在医院挂号排队看病比较起来,AI看病效率要高得多。浙江省长兴县市民 王冰冰:我赞成(AI医生),因为像以前我们看病,比如说一些特别的疑难杂症的话,需要多学科的会诊,有了这个AI医生

国产大模型加速迭代 开源渐成“必选项”

新华社上海2月23日电 题:国产大模型加速迭代 开源渐成“必选项”新华社记者程思琪、龚雯、董雪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正在上海举行,一批国内外头部人工智能企业发布了多项重磅技术与解决方案,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之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重要技术和应用分支,大模型的发展成为本次大会的热门话题。国产大模型有哪些发展新趋势?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AI大模型应用“百花齐放”可跟随使用者的抚摸

多场景应用 全方位提效 人工智能“朋友圈”不断扩容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Deepseek的“朋友圈”正在迅速扩张,手机厂商、车企、“云服务”以及地方政务等各行各业纷纷接入DeepSeek。“AI+医疗”“AI+教育”“AI+政务”等会触碰出怎样的火花?一起去看看。在浙江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医生吴迪炯向记者演示接入DeepSeek后的AI医护助手,辅助医生诊断病例的过程,医生只要将患者的病例信息输入,平台就会迅速生成一份详尽的病例分析,并给出后续的治疗

特色产业炼成记|湖南湘潭:产业转型向“新”发展

钢铁产业提质升级、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近年来,湖南湘潭通过技术引领,不断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探索发展新模式,创新转型升级新路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在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五米宽厚板生产线,操作人员利用5G,通过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图像的处理,就可自动完成钢坯转向控制,完全实现无人化操作。近年来,湘钢集团围绕钢铁生产工艺流程,运用5G、云

财经聚焦|国产大模型加速迭代 开源渐成“必选项”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正在上海举行,一批国内外头部人工智能企业发布了多项重磅技术与解决方案,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之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重要技术和应用分支,大模型的发展成为本次大会的热门话题。国产大模型有哪些发展新趋势?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AI大模型应用“百花齐放”可跟随使用者的抚摸和语言随机互动的AI仿生宠物、AI智能系统帮助城市水务处理降本增效……记者在2025全球开发者

全民化、国际化、加速化——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透露AI发展新趋势

新华社上海2月23日电 AI应用破圈,踢球、面试、做家务轻松拿捏;AI企业出海,海外企业和个人客户买买买;AI性能跃升,产品价格与能力飞速迭代……2月21日至23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举办,数万名开发者与领军企业聚在一起,见证人工智能朝着全民化、国际化、加速化三大趋势演进。破圈!AI触手可及与以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一届大会上能感受到AI应用突破专业藩篱,走入寻常百姓家。展馆内,宇

DeepSeek开源惠四方(科技名家笔谈)

作者李国杰肖像画。  张武昌绘受到热烈欢迎业界纷纷部署近期,中国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推出AI语言大模型DeepSeek,受到用户热烈欢迎。2025年1月20日,DeepSeek-R1发布上线,7天内用户超过1亿。ChatGPT从发布到达到相同的用户规模用时两个月。GitHub是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网站,GitHub的星数即GitHub平台项目页面上的Star按钮被用户主动点击的次

人工智能会成为“偷懒神器”吗?(校园观察@大学生)

当大学生遇上大模型—— 人工智能会成为“偷懒神器”吗?(校园观察@大学生) 本报记者 闫伊乔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4日第 15 版) 资料来源:教育部开栏的话新世纪出生的青年一代陆续走进大学校园,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这一代的成长折射出时代的光芒,寄托着民族复兴的希望。即日起,人民日报教育版推出“校园观察@大学生”专栏,聚焦校园热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倾听所思所想,

AI政务服务,既要“精度”又要“温度”(新媒视点)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工具、以数据资源为内容、以应用场景为场域的数字化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中国基层治理的各个领域。如何让AI真正赋能基层治理,为基层干部减负,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数字福祉,是今年开春以来多地政务部门上线智能大模型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AI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人或许还记得AI智能客服最初面世时的“已读乱回”或“答非所问”,但随着机器学习的优化和训练数据的积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