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助力全国 “菜篮子” 升级 川渝蔬菜新成果亮相游仙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日电 (李静洁 罗端)近日,“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川渝地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成果对接会暨全国莴笋创新大会在位于绵阳市游仙区(蔬菜)种业园区的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基地举行。此次活动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展示了川渝地区蔬菜产业最新科技成果,为全国蔬菜产业现代化转型提供示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川渝两地专家、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全国各地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种植大户

河南尉氏大健康产业在郑发出“邀请函”

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2日电 3月2日,在郑州举行的2025中国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暨私域零售研讨会上,尉氏县人民政府县长陈志刚在《融入航空港 建设新尉氏 全力打造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地》主题报告中,亮出区位优势、发展机遇、产业布局、政策扶持、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向与会嘉宾和企业家发出“邀请函”。图为县领导参观尉氏县与会企业展台。李新义 摄 “作为郑州航空港协同发展区,尉氏已成为河南高端制

苏圆圆代表:推动电氢协同产业步入“快车道”

中新网南宁3月2日电 题:苏圆圆代表:推动电氢协同产业步入“快车道”作者 陆冬琦 廖柳伶2月25日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广西钦州供电局计量中心党支部书记、经理苏圆圆赶到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与园区电厂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就用氢需求及电氢设备改造等开展深入交流。这是苏圆圆今年在该产业园走访的第五家企业。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苏圆圆今年关注的重点是加快推动电氢协同发展,助力构建新型能

中新武威观 | 81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 总投资526亿元

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28日电 (张志华 蒋锦鹏)2月27日,2025年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活动在甘肃腾格里沙漠河西新能源基地凉州区九墩滩300万千瓦光伏项目现场举行。本次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共81个、总投资52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5个,主要涵盖了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能源保障等多个行业领域。市委书记王国斌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马秀兰主持开工活动。华电集团甘肃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钢

和龙市龙城镇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

和龙市龙城镇紧扣乡村振兴工作主线,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按下“加速键”,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龙城镇将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抓手,全力以赴引项目、建项目,有力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龙市委宣传部/供图 下好项目谋划发展“先手棋”。龙城镇立足镇域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实际,通过村级自主谋划、镇级摸底调研,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4个调研组对23个村开展村产业项目调研工作,着力挖掘和谋划一批有特色

托克逊县:红枣修剪 让枣农“甜蜜”产业“甜”起来

“我们家有273亩枣园,大部分品种是灰枣,去年红枣熟得早,个头大,甜度高。趁着春天,我要把红枣好好管理,提高红枣种植收益。”近日,托克逊县博斯坦镇伯日布拉克村红枣种植户阿不来克木·阿木提在修剪完自家的枣树后高兴地说。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节。对于红枣种植户阿不来克木·阿木提来说,他的希望就在这273亩红枣园里,勤快的他凭借多年的红枣种植经验,将红枣园打理的井然有序。走进他的红枣园,排排枣树整齐规范,虬

甘肃漳县探产业融合发展 千年盐产业焕发“新活力”

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28日电 (李志斌)提起漳县,必说漳盐。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先有漳盐,后有漳县。漳盐,是中国历史上发现最早的自然盐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井矿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对区域经济发展乃至西北部盐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如今已成为漳县的特色品牌。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2022年,漳县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成都文澜智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甘肃漳盐胜雪盐业有限公司,并建设漳

扎根边疆践初心 青春力量助振兴

90后基层干部刘建国,2018年从山东临沂大学毕业后,毅然加入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奔赴5000公里外的岳普湖县。扎根南疆7年,他从扶贫办信息员成为乡村振兴一线的村党支部书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刘建国,现任阿其克乡艾肯博依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新疆喀什岳普湖县。2年服务期满后,他选

广西钟山县抢抓早春招商“黄金档”

中新网广西新闻3月2日电(陈晓杰)日前,广西钟山县县委书记带队到广东江门、惠州、中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地市开展早春招商行动,考察了五金制品、香芋加工、智能变频电机等产业的7家企业。为拓展招商渠道,该县在广西(深圳)产业合作中心设立钟山县驻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促进中心。春节前夕还举办了钟山县2025年“情系家乡·共话发展”乡情恳谈会,讲好钟山故事,捕捉投资意向,首批16人被聘请为2025—2027年产业链招

广西北海开辟新兴产业赛道 向海经济焕新启程

向海工业集聚新动能北海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如今正乘风破浪,迈步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打造向海经济、发展临港产业,形成“6+2”向海工业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近三年,北海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2.4%,实现高基数基础上的较快增长。”李莉介绍,北海充分依托“港”的资源、发挥“海”的潜力,持之以恒做好强产业文章,海工装备制造、深远海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