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毕井泉:写在九十一份文稿里的履职密度

到新疆看棉花产业,去浙江考察城市更新,在重庆研究地方债务风险,在广西思考北部湾建设,赴江苏调研生物医药研发和使用……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履职的关键词是“高质量发展”。他一年写了91份文稿,包括建议、提案、发言稿、研究报告,绝大多数在谈不同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一位曾同他一起出差的工作人员回忆,在新疆时,他白天调研,晚上写稿,随时参与讨论发言,“年轻人都有点跟不上了”。毕井泉不

是什么为新疆产业发展插上“隐形翅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考察调研的足迹遍布西部12个省区市,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把脉定向、擘画蓝图。党和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升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在众多利好政策中,有一条备受瞩目:对西部地区从事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为对接这一优惠政策,2014年国家发

以“未来产业”托举“产业未来” 看“经济第一大省”如何向新突围

这几天,一个来自深圳、代号PM01的人形机器人,仅用一个前空翻动作,就“刷屏”了不少大湾区人的“朋友圈”,也“丈量”了我们和未来产业的距离:属于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未来,来得远比我们想象还要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产业革命性突破,同样需要“十年之功”。看似“简单”的翻滚动作,背后是工业设计的优化更新,是先进算法的迭代演进,更有来自广东产业基础的集体托举——大湾区产业链和科技链上每个细节的协力“

履职一年间丨如何把“冷资源”变成“热产业”?她在调研中找到答案

来自黑龙江的全国政协委员赵坤宇长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一年来她深入调研,不断为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言献策。两会前夕,赵坤宇委员为了丰富提案内容来到佳木斯市第十五小学。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冰球比赛,一方是平均年龄五十多岁的冰球爱好者,另一方是初出茅庐的小学生。赵坤宇今年的提案聚焦进一步发展冰雪运动。她在调研中发现,冰雪运动进校园开展热烈,但

面对创新之问,深圳加速发力

杭州爆红之后,深圳最近动作频频。上周末,深圳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一揽子措施,包括为大学毕业生求职者提供免费住宿的天数,从7天延长到15天。“着力打造最好最优创新创业生态”被写入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紧接着,继杭州宇树科技展示机器人后空翻之后,深圳众擎机器人大秀更高难度的前空翻,成为全球首例完成这一动作的人形机器人。深圳两会期间,“夸父”机器人变身“记者搭子”。这些动作背后,是深圳面对的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王林:为航天事业培养更多技能大师

中新网成都3月1日电 题:全国人大代表王林:为航天事业培养更多技能大师作者 单鹏在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不少年轻员工都有和师傅王林“掰手腕”的经历。“来来回回几次,借着手感受力度,他们便什么都懂了。”王林说,航天产品要求精度高,新员工拧工装(一种辅助生产工具)时畏手畏脚,生怕用力过大导致零件变形,“掰手腕”让年轻人卸下了心理包袱。今年57岁的王林是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苏青对口支援协作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

中新网西宁3月1日电 (记者 李江宁)“2025年,江苏援青团队立足青海资源禀赋,继续做好‘土特产’文章。”1日,江苏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领队王凯表示。当日,江苏援青前方党委2025年对口支援协作青海省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图为会议现场。李江宁 摄 江苏第五批援青团队入青以来,立足“青海所需江苏所能”,创新工作举措,深化两地交往交流交融,产业、劳务、消费

李宝犬委员:聚焦稀土产业前沿研究与综合利用

中新网包头3月1日电 题:李宝犬委员:聚焦稀土产业前沿研究与综合利用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在2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身着蓝色工作服的李宝犬摊开一本厚厚的学术资料,查阅稀土方面的数据。为了佐证项目的科学性,他会在包头稀土研究院的车间内一遍遍查看新研制样品的测试数据。图为李宝犬在车间查看产品。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摄 “我时刻关注稀土以及与稀土相关联的产业动态。”近日,李宝犬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李

从传统技艺到富民产业 “中国美发之乡”百年手艺走出太行山

中新网长治3月1日电 题:从传统技艺到富民产业 “中国美发之乡”百年手艺走出太行山中新网记者杨静3月1日,山西省长子县的理发店内人头攒动。非遗代表性项目长子理发的代表性传承人贾海亮正娴熟地给顾客理发、修面,等待区七八位客人翻看发型画册。这一天,在山西各地,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都剃头”的传统习俗,祈求好运。这一习俗也见证着长子理发这项百年手艺从太行山深处走向世界的产业蝶变。从“剃头挑子”到非

《三体》电子书版权重回成都诞生地

中新网成都3月1日电 (记者 贺劭清)3月1日,中国科幻里程碑之作《三体》系列图书的电子书版权正式回到位于成都的《科幻世界》杂志社。据了解,2006年,《三体》第一部在《科幻世界》杂志社开启连载,成都由此成为中国科幻“星舰起航的港口”。在新版《三体》中,刘慈欣撰写自序和后记,披露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和对科幻文学的深刻理解:“我一直有一种幸运感,庆幸我能够在外星人降临我们的世界之前写完并出版了这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