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

春节文旅消费“火”起来,游客争相体验非遗魅力

春节假期,各地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大家走出家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体验非遗民俗文化,打卡文旅融合新场景,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尽享新春文旅盛宴。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消息,这个春节假期,全国各地城市之间游客流动活跃,中小城市和县域中心城镇成为新热点。不断完善的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好地契合了散客化和全域化旅游发展的需求。丰富的自然、乡村、民俗、非遗等资源,以及更具性价比的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

最高检:今年将开展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等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活动

2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在接受访谈时透露,今年,检察机关将开展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活动,重点针对拆真建假、保护不力等问题开展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2024年11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其中增加了检察公益诉讼条款。自此,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明确成为检察公益诉讼法定领域。据统计,201

因考古调查工作开展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

记者从云冈研究院了解到,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第1、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494年。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为典型的塔庙窟。(总台记者 贺威通)来源:央视新闻

云冈石窟第1窟、第2窟因考古调查临时封闭

中新社大同2月10日电 (记者 胡健)云冈研究院10日发布消息称,因开展考古调查工作,云冈研究院2月11日起对第1窟和第2窟采取临时封闭,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第1窟和第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至494年。两窟外壁东西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形佛塔。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可供僧人绕塔参禅礼拜,为典型的塔庙窟。据考证,

中国日报看山西|云冈石窟提升英语语言服务 拥抱全球游客

《中国日报》2月25日第6版截图随着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放宽优化,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景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日接待国际游客数量逐步上升。为了更好地服务大量涌入的全球游客,景区管理部门加强了对一线员工的英语培训。26岁的希腊游客Anthia Flerianou说:“我感觉到云冈石窟的服务很周到,工作人员用英语进行的讲解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能来到这里旅游非常幸运,讲解员给我

因考古调查工作开展,云冈石窟第1、2窟今日起暂停开放

新京报讯 据云冈研究院消息,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第1、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至494年。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为典型的塔庙窟。编辑 樊一婧

因考古调查工作开展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

记者从云冈研究院了解到,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第1、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494年。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为典型的塔庙窟。(总台记者 贺威通)

杭侃代表,云冈守护者的年度记录

中新社大同2月27日电 题:杭侃代表,云冈守护者的年度记录中新社记者 胡健从云冈石窟出发,沿着北京大学、郑州博物馆、台湾佛光山,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在过去一年,奔走在传播云冈文化前线。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2024年7月3日,山西大同,游客在云冈石窟第20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