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碳捕集“海上炼油厂”在沪命名 本报上海2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实习生 俞佳一)今天,全球首艘安装海上碳捕集和封存(CCS)装置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AGOGO FPSO在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码头现场成功命名,将于本月底交付开航。该项目是全球第一个具有燃烧后碳捕集功能的海上浮式石油生产存储平台(FPSO),也是全球目前最环保的FPSO之一。这艘“海上炼油厂”长333米,宽60米,每天可生产原油12万桶,油储存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一周碳要闻:中国气候4个认识偏差得到矫正(碳报第131期) 正文一、双碳要闻A、政策速递1.《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公布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构建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的关键支撑。要求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在区域、省域、城市、县域各层级,分级分类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到2027年底前形成一批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久久为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3 浏览
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渤中26-6一期项目投产 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亿吨级油田油田一期开发项目于7日正式投产,标志着这一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 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投产的一期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1座中心处理平台和1座无人井口平台,计划投产开发井33口,预计高峰日产油气当量超3500立方米。 渤中26-6油田的储层位于埋深超4500米的太古界潜山变质岩地层,其潜山基岩以高硬度的花岗岩为主,地层温度高达1 军事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中外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零碳”制氢技术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魏梦佳)国际学术期刊《科学》14日发表一项绿色制氢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通过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可从源头上消除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该技术由北京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机构历时十年研发,通过一种新型的铂-铱双金属催化剂,成功破解了传统乙醇制氢的技术瓶颈。图为制氢团队成员正进行制氢反应评价工作(受访者供图)据介绍,包括乙醇制氢法在内的传统化石燃料制氢方法一般耗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要上太空种地了?人工光合作用试验为啥要在太空做?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越来越大,在月球上,甚至在火星上驻留并建设基地成为可能。想在月球上居住和旅行,水、氧气等生存资源和交通工具就不可或缺了。而如果能在月球能就地取材,为人类提供生存的资源,那星际旅行的愿望或许就不再遥远。近日,在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航天基础试验机柜其中一个“太空抽屉”里,地外人工光合作用技术试验顺利展开,成功实现了高效二氧化碳转换和氧气再生新技术的国际首次在轨验证。地外人工光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爆发非洲猪瘟 中新网吉隆坡2月27日电 (林诗琦)据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兽医部门统计,截至25日,雪兰莪州接受检查的114个养猪场中,有56个养猪场猪只感染非洲猪瘟,估计被感染猪只超过7.6万只。兽医部门指,受感染的养猪场距离均较接近,导致疫情迅速传播。官方规划,除了感染后自然死亡的猪只,其余猪只都将以二氧化碳安乐死后掩埋。所有受感染猪只将在3月份之内全部被处理。截至25日,已有近2000只猪只被处理。兽医部门负责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新型“人工树叶”装置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清洁燃料 新华社洛杉矶2月10日电 “人工树叶”是一种模仿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的材料或装置。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研发出一种新型“人工树叶”装置,借助催化剂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清洁燃料和化学品,为可持续能源和化工生产提供了新途径。在本项研究中,英国剑桥大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钙钛矿材料“人工树叶”表面附着了一种铜纳米花催化剂。与大多数只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内蒙古10个新能源项目同日开工复工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22日电(记者 尚虹波 张林虎)22日,内蒙古自治区10个新能源项目分别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开工复工。这些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超过13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4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万吨。图为金桥和林火力发电灵活性改造配套消纳新能源48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工现场。张志强摄 在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网绿色供电项目现场,中新网记者了解到,该项目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中国气候变化透明度报告》公布,4个认识偏差得到矫正 按照《巴黎协定》第18/CMA.1号决定,各缔约方须不晚于2024年底提交第一次双年透明度报告。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双年透明度报告》(以下简称《中国气候变化透明度报告》)在国内公布。报告全面阐述了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国家自主贡献进展,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需求及获得的支持等信息。报告回答了公众所关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国家自主贡献进展、气候适应的资金支持等一系列问题,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
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一期项目投产 新华社天津2月7日电(记者梁姊)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亿吨级油田渤中26-6油田一期开发项目于7日正式投产,标志着这一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投产的一期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1座中心处理平台和1座无人井口平台,计划投产开发井33口,预计高峰日产油气当量超3500立方米。渤中26-6油田的储层位于埋深超4500米的太古界潜山变质岩地层,其潜山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