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11238件理藩部全宗档案面向社会开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上新

记者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获悉,2月5日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向社会开放军机处满文专档(班禅事件档)及理藩部全宗档案,其中10册军机处满文专档(班禅事件档)以全文检索数据库方式提供利用;11238件理藩部全宗档案以著录检索方式提供利用,欢迎利用者预约前来一史馆现场查询利用。军机处满文专档(班禅事件档)是清代军机处汇抄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入觐事宜的奏折、谕旨、贡单、赏单等文书而形成的档簿。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是

北京古建馆新款冰箱贴为什么开门见乾隆

近日,继火爆全网的天宫藻井冰箱贴之后,北京古建筑博物馆推出了一款最新文创产品——“开门见乾隆”,同样广受游客们的欢迎。冰箱贴上有个机关,打开以后就可以看到可爱的卡通版乾隆皇帝!为什么“开门”见到的是乾隆呢?这就要说到古建馆所处的先农坛了。先农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永乐十八年,由当时的明成祖朱棣下令建造。它依照洪武九年南京先农坛的旧制而建,专门用来让皇帝们“亲耕享先农”。作为“礼为天下先”的敬农之所,

厂甸、琉璃厂、海王村 您拎得清吗

从燕墩眺望永定门 宏恩观主殿帝君殿 万宁桥 蛇年厂甸庙会归来,勾起对老北京年味的记忆。人们逛的是琉璃厂,但为什么叫逛厂甸?厂甸庙会,又何以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琉璃厂,在辽代时,是“京东燕下乡海王村”,也就是京城外旷野中的一个小村落。元代开始,在此开设官办琉璃窑,烧制琉璃瓦件,用于宫殿、寺庙的装饰,彰显尊贵。明永乐四年朱棣下诏迁都北京,并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大规模建设需要更多的琉璃瓦件,

“小粉炉”展览首日吸引超2万名观众

2月22日,“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无锡站正式开幕,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小粉炉”)首次亮相无锡博物院,与锡博院藏“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鬲式炉”(“小青炉”)联袂展出。展览首日便吸引了超2万名观众,破无锡博物院单日观展人数纪录。一大早,无锡博物院门口便排起百米长队。文物爱好者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早上不到7点便到现场等候,“排了近两小时队,但看到‘小粉炉’实物时,完全被震

元宵时节的清代帝京:从节令文物看四时之景

元宵时节的清代帝京是什么样的景象?据清代潘荣陞《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为庆贺元宵“城市张灯,自十三日至十六日永夕,金吾不禁”,京城内没有宵禁,各地悬灯,并有百戏表演。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岁时吉庆:院藏节令文物展”中,有一对“珐琅彩灯火升平图碗”,即描绘元宵佳节的景致。澎湃新闻获悉,这一展览通过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中国古代岁时文物,从“年岁时序”、“三节同乐”、“四时接应”三个单元,透过不同的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