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年味习俗,赏非遗文化!菏院留学生的春节很“China” 大众网记者 张芳 通讯员 吕鸿鹏 菏泽报道“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也是第一次学习剪纸。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中国春节的知识。”印度尼西亚姑娘林佩玲显得非常兴奋。林佩玲从小就很喜欢中国,目前是菏泽学院的一名留学生。蛇年春节,她和同校的几位留学生一起,在老师们的陪伴下,走进牡丹书画院,沉浸式体验中国非遗,感受浓浓的年味。“没想到一把剪刀和一张红纸就能创造出各色各样的图案和文字,中国传统文化真有意思。”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爱上潍坊之春节特别篇②|新春有新俗,传统续新篇 编者按:走遍千山万水,还是家乡最美。我们生在潍坊、长在潍坊、扎根在潍坊,这里的山水有灵性,城市有底蕴,街巷有故事,生活有烟火,一草一木让我们心欢,一砖一瓦让我们心安。大众网潍坊原创专题《爱上潍坊》,带你观美景、品生活、探街角,共同寻找爱上潍坊的N个理由。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春节,像一位时光的使者,穿越千年的风雨,将中华民族的记忆与情感,以一种温暖而又庄重的方式,传递到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春节的8个晚上丨让生活更加“风物清美” 编者按:“回家过年”,始终是让中国人心心念念的大事儿。首个“非遗版”春节来临,澎湃评论部继续推出夜读特别策划《春节的8个晚上》,邀请东西南北中代表性省份作者,介绍当地特色年俗,记录传统中国节的浪漫与美好。有一阵,我拿着号称“中国人的节日之书”的《清嘉录》,不断寻找与我记忆中相匹配的年俗或说法。比如有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小年夜”,网上各有各的说法。现在我们都知道,手机日历上一般会标注腊月二十三为“北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在北京街头集“福”,没想到外国人写书法比小编还溜……| 奇妙中国年 春节的习俗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亦汲取现代意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含了真诚的祝福,与美满的寓意。春节前,我们带着“福”字走上北京街头,问了问中外朋友:你最喜欢的春节习俗是什么?一起来看,他们眼里的春节什么样?(黄方 王璐瑶 刘伊梦)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图表·插画)图说节令·立春丨“咬春”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2日北京时间2月3日22时10分将迎来立春节气。立春时节,我国民间多有“咬春”的习俗。俗话说“不时不食”,古人于立春日吃萝卜,是“咬春”的一种。除了萝卜,春饼、春卷等都可以“咬”。新华社发 勾建山 作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大年初四,迎灶神! 今天是大年初四,按照传统习俗是家家户户迎灶神的日子。其实,迎接灶神的民俗,承载的是人们祈求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也是对新一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期待。今天,好好陪伴家人,尽享团圆的快乐吧!来源:人民日报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正月初七,返程日 今天(2月4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人的生日”这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这一天很多地方会吃“七宝羹”来祈福即用七种蔬菜加以五味调和的菜羹盼望一年的好兆头还有一些地方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而南方一些地区这天有“捞鱼生”的习俗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不停地喊道“捞啊!发啊!”越捞越高也寓意着步步高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图知道|春节到!四海同庆中国年 蛇年春节到啦!作为我国内涵最为深厚、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家国同庆,海峡同乐。家家户户在浓浓的亲情和隆重的仪式中除旧迎新,祈愿新年的美好生活。中国青年报社祝大家蛇年大吉!你家有哪些春节习俗,一起来分享。文案/张艺 制图/牟懿宁(实习生)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外国人眼中的春节:从色彩、习俗和祝福 感受新春独特魅力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代表着喜庆,也蕴含着团圆。那么,在外国人眼中,春节又有什么内涵呢?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一看。美国华盛顿居民 拉尼:我知道春节有全家人的团聚,还有装着钱代表祝福的红包,然后大家一起庆祝春节的到来。美国华盛顿居民 阿纳斯塔西娅:我最喜欢一切都被红色装点起来。我收到过红包,我认为这是一份礼物,通常是长辈给年轻人的,所以我觉得这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的祝福。美国华盛顿居民 拉尼:祝愿大家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小年从何而来?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一起了解 各地过小年有哪些特别的仪式感?小年这个日子有什么来头?我们又为什么一直在坚持传承这种仪式感,年俗的传承跟人们的精神气质有着怎样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多元发展、快消文化冲击背景下,为什么这些优秀的民俗传承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手艺人做糖瓜考验耐心和体力糖瓜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经过十多道工序、二十多个小时熬制而成。咬在嘴里,便是对甜蜜生活的美好期盼。在山东济南的杨庄镇,有着150多位从事糖瓜制作的手艺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