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

二月二,山东人这样“抬龙头”

文|孙晓明“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龙头节”。二月二,是春节谢幕前的最后一出大戏。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

龙抬头老习俗,在薛城这些“新场景”中 “逆龄生长”!

大众网记者 田甜 李可欣 枣庄报道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传统节日到来之际,薛城区各地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场景,让老传统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记者走访了薛城区龙潭实验学校、临城街道福泉小区、周营镇陶官村等地,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独特魅力。在龙潭实验学校,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学生们身着传统服饰表演着龙抬头手势舞,在操场上,学生们手持彩龙欢快地舞动,舞龙表演精彩纷呈。此外,学生们

二月二 “剃龙头”

3月1日,在山东省滕州市一家儿童理发屋,一名小朋友在理发。当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剃龙头”的习俗,不少人们来到理发店理发,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新华社发(李志军摄)3月1日,一名小朋友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家理发店理发。当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剃龙头”的习俗,不少人们来到理发店理发,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新华社发(徐宏星摄)3月1日,理发师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一家理发店为小朋友理发。

彩礼退多少?关键在证据!

近日,大姚县人民法院审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2019年,小龙与小孟经朋友介绍认识,双方恋爱,同年12月,双方父母商量订婚事宜,约定小孟到小龙家入赘。2020年1月,小龙按照小孟家的要求,交付给小孟的母亲彩礼18600元,小孟母亲当场退还360元,小孟母亲实际收到小龙给付的彩礼钱18240元。之后二人按当地习俗举行结婚仪式,小孟到小龙家居住生活,但双方未登记结婚。在共同生活过程中,小龙与小孟因琐事产

香格里拉青年的藏历新年: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乐

中新社云南迪庆2月28日电 题:香格里拉青年的藏历新年: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乐作者 罗婕篝火映红夜空,锅庄舞步飞旋。27日晚,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迪庆民族文化广场上,藏族青年知诗春批与各族同胞手挽手,在寒夜里跳出春的暖意。此刻,藏历木蛇新年的古突夜狂欢,正通过在场人的朋友圈、直播间与各地观众实时共享。作为社交媒体上拥有近40万粉丝的“香格里拉男孩”,知诗春批今年的守岁方式格外特别——既在火塘边延

“二月二”为啥要理发?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 上官云)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到了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来了。据说,这个节日原本起于游春,后又逐渐增添了理发等民俗活动。此时万物复苏,是开始农耕的最佳时机。为啥这个时候要去理发?为什么要吃饺子?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认为,民间曾经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习俗,“二月二”理发是希望精神百倍迎接未来的日子。至于吃饺子,则是因为它原本就是很多人熟悉的节日食品,加

香格里拉青年的藏历新年: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乐

中新社云南迪庆2月28日电 题:香格里拉青年的藏历新年: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乐作者 罗婕篝火映红夜空,锅庄舞步飞旋。27日晚,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迪庆民族文化广场上,藏族青年知诗春批与各族同胞手挽手,在寒夜里跳出春的暖意。此刻,藏历木蛇新年的古突夜狂欢,正通过在场人的朋友圈、直播间与各地观众实时共享。作为社交媒体上拥有近40万粉丝的“香格里拉男孩”,知诗春批今年的守岁方式格外特别——既在火塘边延

第十七届北海渔盐文化节暨二月二龙抬头节在潍坊滨海区举办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第十七届北海渔盐文化节暨二月二龙抬头节在潍坊滨海区北海渔盐文化民俗馆举办。来自潍坊、东营、烟台等地的数万余名渔民、盐民和当地民众聚集此地,以富有传统内涵的形式开展祈福活动,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渔盐丰产。现场还伴有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表演。潍坊滨海地区渔盐文化源远流长,从五千年以前的夙沙氏煮海为盐开始,历朝历代都是渔盐重镇,潍坊是全国第

保加利亚欢庆“三月节”

3月1日是保加利亚的传统节日“三月节”。按照当地民间习俗,亲朋好友在这一天互赠“三月花”,祝贺新春到来,祈盼一年健康幸福相伴。“三月花”通常由红白两色丝线编结而成,红色丝线象征太阳的力量,寓意给万物带来生机和活力,白色丝线则象征长寿。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