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

春节让我更加理解“和”文化(国际论坛)

春节是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促进彼此理解的契机,正日益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相互理解的纽带和桥梁春节对中国人而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春节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情感之中。春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大家无论身在何处,都赶回家与亲人相聚,这种情感让我非常感动。2016至2017年,我在中国生活了一整年时间,那是我第一次直观而深入地了解春节。从逛庙会、放鞭炮到吃饺子,我体验了各种节庆活动,在中国过年的独特经

你的年味 世界的记忆|元宵“换花节”延续千年习俗 传递海岛情怀

元宵“换花节”是海南一个传统民俗活动,正月十五当天,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赏花灯、猜灯谜、看公仔戏和舞龙狮、吃美食。“换花”则是一场重头戏,它起源于古老的换香祈福,俗称“驳香”。老百姓间互换香火,寓意换吉纳祥、发财旺丁。随着岁月的变迁,逐渐演变成如今充满爱意的换花传情。青年男女以花为媒,寻觅知音,在浪漫的氛围中表白心意,以一抹芬芳,化作“福来福往”的情谊联结。策划:昝红霞 赵静监制:马宝军 王璐制片主

小年有哪些习俗?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甲辰龙年即将别去乙巳蛇年日渐临近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在高高兴兴迎新春小年有哪些习俗?为何南北方小年相差一天?你家小年哪天过?年前大扫除有哪些注意事项?━━━━━为何南北方小年会相差一天?南方和北方“小年”的日期有所差异,这背后也是南北之间文化与历史交融演变的体现。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麦西介绍,宋朝之时,“小年”被称为“交年

贴门神,有啥讲究?

乙巳春节趣谈:贴门神有何讲究?乙巳蛇年春节将至,除了在门上贴春联、福字外,很多人还喜欢贴门神。这些或威武、或和善的门神,为新春佳节添上了别样韵味。门神到底是何方神圣?贴门神有何讲究?听听民俗专家怎么说。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旧时,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习俗,意在驱邪、卫宅、招财、纳吉等。时至今日,虽然贴门神的习俗远不如以前兴盛,但在一些钟情传统文化的家庭中,贴上门神像,仍然会

香格里拉藏历新年:跟着藏族小伙沉浸式体验别样年俗

藏历新年,是藏族民众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一年一度的节庆盛典,更是一个传承历史文化、展现多彩民俗的重要时刻。2月27日,各地藏族民众迎来藏历木蛇新年,小新来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跟随当地藏族小伙知诗春批一起走进藏族人家,感受它的热闹氛围和独特习俗。(罗婕 袁鸿凯 云南迪庆报道)

海南府城元宵换花节浪漫回归,延续千年习俗传递海岛情怀

2月7日至13日(正月初十至正月十六),海南府城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元宵换花节。这一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在时代变迁中不断演变,如今已成为极具海岛风情的“情人节”,吸引着无数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浪漫氛围。据琼山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薛茂才介绍,换花节起源于唐代贞观年间,最初的形式是“换香节”。当时,府城百姓在元宵节赏灯时,会互赠香烛,寓意换吉纳祥、香火绵延。这一习俗在宋元时期愈发兴盛,并逐渐演变

四川阆中:正月十六“游百病”,万人登高迎新春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六游百病。”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四川阆中迎来了传统民俗活动——“游百病”。作为阆中世代相传的春节习俗,“游百病”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当天,在阆中锦屏山、白塔山、滕王阁等景区和华胥、鱼翅广场等地,人们搀老携幼,三五成群,川流不息“游百病”。▲滕王阁登高 张晓东 摄除阆中本地市民外,“游百病”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参加,国内众多登山徒步运动达人也赶到

20日4时00分大寒:先迎小年,再过大年

新华社天津1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北京时间1月20日4时00分将迎来大寒节气。此节气内,农历新的一年会笑容可掬地向我们走来,正所谓“大寒迎年,寒辞旧岁”。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今年大寒始于“数九”中的“四九”第四天,止于“五九”第八天。大寒节气又常与农历新年的时间相交。今年大寒始于1

品年味习俗,赏非遗文化!菏院留学生的春节很“China”

大众网记者 张芳 通讯员 吕鸿鹏 菏泽报道“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也是第一次学习剪纸。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中国春节的知识。”印度尼西亚姑娘林佩玲显得非常兴奋。林佩玲从小就很喜欢中国,目前是菏泽学院的一名留学生。蛇年春节,她和同校的几位留学生一起,在老师们的陪伴下,走进牡丹书画院,沉浸式体验中国非遗,感受浓浓的年味。“没想到一把剪刀和一张红纸就能创造出各色各样的图案和文字,中国传统文化真有意思。”

吉祥中国年 | 走亲戚

大年初七,鲁西南还是有走亲戚的习俗,在肥城孙泊镇游几个古村落,五埠村风景区,岈山古村落和上红山古村,时不时可以看到走亲戚的村民。有带着孩子回娘家的;有站在屋顶翘首以盼,等待亲人的到来的;有在当街吃完饭晒暖的老人们;还有推开门,欢迎客人到来的。大街上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幸福吉祥热闹。 薛青峰 摄 吉祥中国年 | 走亲戚 吉祥中国年 | 走亲戚 吉祥中国年 | 走亲戚 吉祥中国年 | 走亲戚 吉祥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