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中国有福 为何中国人过年总爱贴上喜庆满满的“福”字呢?春节一到,家家户户忙着把“福”请进门,这不仅是个传统习俗,更是我们传递幸福、分享喜悦的方式。如今,随着中国春节走向世界,“福”字也走出国门,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华文化符号。过年啦,请个“福”吧,让福气流转,让快乐传递!愿中国有福,福满全球。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
广西东兰演绎原汁原味“蚂拐节” 2月12日,广西东兰县长江镇板隆村举办以“蛙婆赐福闹元宵”为主题的2025年“板隆蚂拐节”活动,传承和弘扬壮族铜鼓蚂拐节习俗,深度挖掘开发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方位展示红水河流域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图为一名少女在寨门前迎宾。高东风 摄 当天的活动吸引了来自重庆、山东、内蒙古等省市的2万多名游客。图为板隆村摆开长桌宴,一起闹元宵。高东风 摄 蚂拐节源于壮族民众对青蛙的崇拜。传说中青蛙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小年有哪些习俗?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甲辰龙年即将别去,乙巳蛇年日渐临近,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在高高兴兴地迎新春。民间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谓之“小年”,源于人们十分在意“过年”的心态。那么,何为“年”?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年的形成,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这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文化果实。年,首先是与农作物的收获相关。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千城百县看中国|福建顺昌:烛火映村衢 游龙引宾来 农历正月初七,一年一度的顺昌田后游烛桥习俗活动在福建省顺昌县大历镇田后村举行,整个村庄张灯结彩,喜迎八方来客,热闹非凡。活动当晚,村民将自制的板灯首尾相接,连成一条形似“灯龙”的烛桥,在村里巡游。巡游队伍从福庆堂出发,进入田野,上巡至与前洋村的分界处,下巡至与下坑村的分界处。结束田野巡游后,烛桥队伍再绕回村庄,穿街过巷,进行游村仪式。各家各户鞭炮齐鸣、烟花齐放,以祈求新年添丁进财,风调雨顺。田后村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春节的8个晚上丨让生活更加“风物清美” 编者按:“回家过年”,始终是让中国人心心念念的大事儿。首个“非遗版”春节来临,澎湃评论部继续推出夜读特别策划《春节的8个晚上》,邀请东西南北中代表性省份作者,介绍当地特色年俗,记录传统中国节的浪漫与美好。有一阵,我拿着号称“中国人的节日之书”的《清嘉录》,不断寻找与我记忆中相匹配的年俗或说法。比如有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小年夜”,网上各有各的说法。现在我们都知道,手机日历上一般会标注腊月二十三为“北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三月第一天“龙抬头” 抬起一年好兆头! 今天是三月第一天,恰逢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民间有“剃龙头”的习俗。寓意辞旧迎新,带来好兆头。二月二你会和理发师过招吗?祝你抬头见喜鸿运当头!编辑/胡克青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文物“话”春节(文化中国行) 宋代十二生肖压胜钱。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岁朝欢庆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双扬鞭》年画。 绵竹年画博物馆藏东汉二十四字吉语砖。 四川博物院藏商代“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刻辞卜骨。 国家博物馆藏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国家博物馆藏清代掐丝珐琅八吉祥纹大吉葫芦瓶。 故宫博物院藏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众多承载着春节印记的文物,仿佛一幅跨越千年的画卷,展示着丰富多彩的春节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文化中国行|重现“一夜鱼龙舞”,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闹”元宵 元宵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承载着团圆、美满的期许。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以戏台为砚,以非遗为墨,邀您共书一阕“花市灯如昼”的华章。赏花灯、猜灯谜、走三桥……一系列古风雅趣活动,让观众在光影交错的戏曲韵味中,领略传统非遗的当代表达。梨园雅韵闹元宵红氍毹上,霓裳翩跹。诗意上元,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将为广大观众奉上精彩演出。舞蹈《非遗滚灯》《飞天》《春颂》,京剧《状元媒》《贵妃醉酒》《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拜 年 拜年,是悠久而广泛的春节习俗。子女给父母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记得我刚会走路就跟着家长给长辈和近门大爷叔父拜年。现如今,这一习俗虽然在悄悄变化,但蕴含的文化底蕴没有褪色,那美好的记忆深深刻入我的脑海。在我老家沂蒙山区,吃完过年饺子,晚辈们第一件大事,就是换上过年的新衣裳,打扮得板板正正,精神头十足,给长辈拜年,还得趁“早”。家家是石头垒砌的房屋和院墙,西屋大都晚辈住,东屋是做饭的锅屋,长辈住。过年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