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

文化中国行|大年初五 招财纳福

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五,民间有“迎财神”的习俗,多地举行特色民俗活动,祈福贺新春。2月2日,“女财神”为福州三坊七巷的游客送上新年祝福。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2月2日,“女财神”在福州三坊七巷商铺前送祝福。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小年从何而来?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一起了解

各地过小年有哪些特别的仪式感?小年这个日子有什么来头?我们又为什么一直在坚持传承这种仪式感,年俗的传承跟人们的精神气质有着怎样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多元发展、快消文化冲击背景下,为什么这些优秀的民俗传承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手艺人做糖瓜 考验耐心和体力糖瓜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经过十多道工序、二十多个小时熬制而成。咬在嘴里,便是对甜蜜生活的美好期盼。在山东济南的杨庄镇,有着150多位从事糖瓜制作的手

太欢乐!今天,“开工利是”霸屏深圳人朋友圈!网友:瞬间不困了

今天大年初八大家都开工了吗?不仅今天要上班接下来要上4天班这 周六也要上班戳链接回顾详情👇相信很多人今天的心情都是这样:有网友表示现在听到两个词就能哭出声来——#不想上班#迅速霸屏热搜面对上班,大家的热情都不是很高然而有一份开工的快乐深圳人都懂!没错!当然是我们的优良习俗“逗开工利是”一大早全网刷屏 开工利是↓↓大家纷纷表示不想上班,但是想逗利是“今天坚持到岗不是为了工资主线任务是开工利是”(说

(新春走基层)福建福州:民俗巡游“迎财神”

2月2日,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举行“迎财神”民俗巡游活动,身穿汉服的“女财神”们,化用了闽剧中“女加官”与“打财神”的形式,为市民、游客送上新年祝福。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五,中国民间有“迎财神”的习俗。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2月2日,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举行“迎财神”民俗巡游活动,身穿汉服的“女财神”们,化用了闽剧中“女加官”与“打财神”的形式,为市民、游客送上新年祝福。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五,中国民间有“迎财

文化中国行丨何以元宵

今天是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在古代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庆。元宵节因何而来?为什么偏偏元宵节会有花灯如海?一起感知“何以元宵”↓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从汉代起,人们就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举行祭天、祭祖等仪式,祈求丰收和平安。与此同时,也发展出燃灯的习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毛巧晖:相传在汉代我们就有过元宵节的习俗,但当时是叫“正

转起!大年初七不教训小孩

今天是农历大年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还有习俗称,今天家长也不教训孩子。来源:央视新闻

广西宾阳百龙起舞齐闹春

2月8日,“百龙舞宾州”舞炮龙活动在“中国炮龙之乡”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举行,上百条炮龙走街串巷,为民众送去祝福。宾阳舞炮龙习俗起源于北宋年间,是壮、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宾阳炮龙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图为在宾阳炮龙老庙进行的炮龙开光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图为在宾阳炮龙老庙进行的炮龙开光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图为炮龙巡游现场。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图为炮龙巡游现场。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光明日报刊文: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逢新春佳节,生活在各地的中国人便开展一系列庆贺活动,以喜悦的心情迎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从这个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节日,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古老文明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与哲学理念。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一步彰显了春节所蕴含的全球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

为啥连续五年没有“大年三十”?会影响过除夕吗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现在拜个早年其实都不算太早了,尤其是除夕不是三天后,而是后天,今年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直接连着大年初一。不光今年没有三十,连续五年都没有,再有大年三十得是2030年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没有大年三十,除夕的习俗会受影响吗?首先,腊月二十九三十、正月初一初二,都是指的农历,农历里的一个月,主要是用月亮的圆缺变化来定义的。古人把完全看不见月亮的那一天定为农历初一,称之为“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