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

年味

冬天的清晨,下着细细的小雨,有些寒意,在苏州人习惯了的阴冷中,就到了腊月初八。腊八是个温暖的日子,是个有味道的日子。这一天的凌晨,苏州的各大寺庙,像西园寺、寒山寺、报恩寺等,纷纷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的队伍长出去几里,在细雨中,在寒风中,大家的脸上是笑意盈盈,内心涌动着“年”的喜悦。这是苏州这个地方延续了数百上千年的习俗:腊八节施粥。陆游曾有诗句:“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精心挑选赤豆、黑

文化中国行丨何以元宵

今天是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在古代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庆。元宵节因何而来?为什么偏偏元宵节会有花灯如海?一起感知“何以元宵”↓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从汉代起,人们就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举行祭天、祭祖等仪式,祈求丰收和平安。与此同时,也发展出燃灯的习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毛巧晖:相传在汉代我们就有过元宵节的习俗,但当时是叫“正

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举办“2025中越迎春文化体验活动”

图为现场观众共同体验书法艺术。  本报记者 杨 晔摄本报河内1月18日电 (记者杨晔)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日前举办“2025中越迎春文化体验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加深中越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更多人了解并体验两国的春节习俗。活动现场举行了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临帖、漆扇制作和中越美食烹制品尝等,让参与者得以近距离感受两国春节文化的魅力。《 人民日报 》( 202

大年初四,迎灶神!

今天是大年初四按照传统习俗是家家户户迎灶神的日子其实,迎接灶神的民俗承载的是人们祈求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也是对新一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期待今天,好好陪伴家人尽享团圆的快乐吧

做年|定安菜包饭:一饭一味 百年习俗的味蕾记忆

南海网记者 任桐 实习生 吴梓茜大年初三,是个特别的日子。在海南定安,这一天,不串门不拜年。习俗百年流传,使这一天自然成了全家人团聚的日子。王献荃的这一天,往往是赶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的。“早上采摘油菜,带着泥水和露水,尤其新鲜。”王献荃的菜园就在后院,园里种满了生菜(当地人称“油菜”),这些都是为了制作一份美味的菜包饭,而提前准备的食材。菜包饭。记者 吴兴财 摄王献荃是海南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福州拗九节习俗将至:向老人递上一碗浓浓拗九粥

中新网福州2月25日电 (叶秋云)25日上午,“浓情拗九 福满榕城”敬老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鼓东街道中山社区举行。活动现场,由糯米、红糖、花生、红豆、马蹄、桂圆等熬成的拗九粥,香味四溢。“奶奶好,这是给您的拗九粥,祝您健康长寿。”位于中山社区的同心大舞台前,依次坐着几位老人家,鼓东街道中山社区党委书记黄斌和志愿者一起,端起一份又一份拗九粥递给老人,并送上祝福。“拗九节”又称“孝顺节”,是福州特有的传

北京时间1月20日4时将迎来大寒节气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北京时间1月20日4时00分将迎来大寒节气。此节气内,农历新的一年会笑容可掬地向我们走来,正所谓“大寒迎年,寒辞旧岁”。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今年大寒始于“数九”中的“四九”第四天,止于“五九”第八天。大寒节气又常与农历新年的时间相交。今年大寒始于1月20日,止于2月2日,恰好是腊月二

两岸同胞一家亲 蛇行千里梦同圆

金龙含珠辞旧岁,银蛇吐宝贺新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满满的仪式感和情感内涵。在全体中华儿女心中,春节不仅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精神纽带。这一点在各地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台湾的饮食文化、香火文化等春节习俗,与闽南、客家的文化一脉相承,这种传承与融合让台湾的春节别具一格,同时也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蕴。和祖国大陆各地一样,台湾的春

新华全媒+丨小年到,迎春来!各地仪式感满满

小年,是春节的前奏。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这几天,各地喜庆与温馨的序章已经悄然拉开……↓↓↓祭灶↓↓↓“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祭灶是小年的中心内容,是我国南北共有的一项习俗活动。戳视频,看看“糖瓜祭灶”是怎么来的。↓↓↓吃糖↓↓↓在晋南地区,人们有过小年吃芝麻糖的习俗。进入腊月,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的手工芝麻糖进入了产销旺季。↓↓↓掸尘↓↓↓家家户户

团圆年|锣鼓迎新春 舞乐庆华年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何处生春早,春生劲鼓中。在中华文明史上,鼓是一种重要的祭祀、迎年礼器。浑厚的鼓声被视为来自大地的声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