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关系

原创 中英关系迎来新拐点?一重磅消息突传,这一次,特朗普着急也没用

英国选择在此时与中国重新接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这是因为此行的日期正好在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就职之前的短短九天。众所周知,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一直较为强硬,因此,美国方面早已对里夫斯的访华表示了担忧。对于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而言,英国此举可能被解读为“背叛”了西方同盟。从内部来看,此次访华或许是英国工党的试探性政策。为了修复上一届政府与中国之间的裂痕,英国首相斯塔默似乎正在试图对外交政策进行更灵活

原创 再不行动五常席位不保?英国硬抗了5年,最后还是找中国“拉一把”!

众所周知,自2019年以来,因为英国在一系列中国内政问题上屡屡挑衅中国,跟着美国上窜下跳,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宣告结束。五年了,英国在中国面前硬撑了五年,终于撑不下去了。为了确保拉米此行顺利,英国贸易大臣雷诺兹之前表示,英国不会像欧盟那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英国跟中国杠了五年,得到了什么?中国在继续向前发展,而英国却在走向“破产”。那么,如何看待中英重启经济财金对话这件事呢?首先,中英经济财金

英国财政大臣:“务实”的中英关系将有助于经济增长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据路透社1月11日报道,正在访问中国的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当天表示,经济增长仍是英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与中国发展“务实且可预测”的关系有利于经济增长和两国间的贸易往来。 报道称,在英国利率急剧上升的压力下,里夫斯对中国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她为自己的预算政策辩护,并寻求与中国重启冻结近6年的高层财金对话。 “毫无疑问,过去几天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变化。”里夫斯11日在北京的一家英

原创 刚刚,又一国确定访华了!中方换新打法,特朗普知道急也晚了

据北晚在线援引英国天空新闻台报道,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将于下月率团访问中国,以加强英中两国金融和贸易联系。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和金融行为监管局首席执行官尼基尔·拉蒂将陪同前往。预计安德鲁·贝利将与中方相关官员举行会谈,不过目前这一消息尚未得到确认。报道认为,英格兰银行行长和金融城监管机构负责人随财政大臣一起访华,凸显了此次访问对英国政府的重要性。英国首相斯塔默(资料图)重申长期目标是值

中国驻英使馆:他现在去台湾干什么?他唯一的目的就是鼓动“台独”分裂活动

1月13日,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消息,使馆发言人就英国议员窜访台湾答记者问。 记者:据报道,英国议会下院议员、反华分子图根哈特近日到台湾窜访。请问使馆对此有何评论?使馆发言人:这个英国政客在担任政府官员期间就处心积虑打压在英华人群体,制造事端破坏中英关系。他现在去台湾干什么?他唯一的目的就是鼓动“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两岸和平稳定,给中英关系发展制造障碍。我们对此强烈谴责。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

原创 中英关系一夜生变?美彻底慌了,特朗普拦也拦不住,中方必须警惕

近年来西方社会热衷于炒作“中国间谍论”,前段时间英国政府还因所谓的“国安风险”,禁止一名中国商人入境。英方借“间谍案”抹黑中方也不是新鲜事,但这种反华操弄和恶意诋毁,只会进一步加剧双方的矛盾和误解,也不利于两国开展各项合作。因此回过神来的英国政府,主动转变了对中方的立场,并透露已减少对华审查力度。据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英国政府已经减少对中英关系审查的力度,以减少对中国的“批评”,并推动英国发展对

第八次中英经济增长与合作部长级交流成功举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与英国财政部国际金融总司长怀特共同主持召开第八次中英经济增长与合作部长级交流。双方重点就宏观经济形势和外资政策等议题交换意见。摄影:高弘杰赵辰昕表示,中英经济增长与合作部长级交流机制为两国加强政策交流、推动务实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愿与英方一道,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以机制重启为契机,为推动中英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刚刚,又一国确定访华了!中方换新打法,特朗普知道急也晚了

据北晚在线援引英国天空新闻台报道,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将于下月率团访问中国,以加强英中两国金融和贸易联系。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和金融行为监管局首席执行官尼基尔·拉蒂将陪同前往。预计安德鲁·贝利将与中方相关官员举行会谈,不过目前这一消息尚未得到确认。报道认为,英格兰银行行长和金融城监管机构负责人随财政大臣一起访华,凸显了此次访问对英国政府的重要性。英国首相斯塔默(资料图)重申长期目标是值

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在伦敦举行

当地时间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伦敦同英国外交大臣拉米举行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王毅表示,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和斯塔默首相成功会晤,为中英关系改善发展明确了方向,注入了动力。两国各领域交往和机制性对话相继重启,合作成果逐步显现,提振了社会各界信心,也向世界传递了积极信号。事实证明,中英加强对话合作是正确的选择,符合双方利益,顺应世界大势。中英制度、历史、文化不同,存在一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