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

中新武威观 | 81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 总投资526亿元

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28日电 (张志华 蒋锦鹏)2月27日,2025年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活动在甘肃腾格里沙漠河西新能源基地凉州区九墩滩300万千瓦光伏项目现场举行。本次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共81个、总投资52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5个,主要涵盖了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能源保障等多个行业领域。市委书记王国斌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马秀兰主持开工活动。华电集团甘肃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钢

中新健康周报|10款药品被纳入重点监控名单

中新网北京3月2日电(赵方园)立项!脑机接口将迎行业标准;10款药品被纳入重点监控名单;GE医疗中国区换帅;九州通成为双上市公司;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江苏吴中“医美神话”恐破碎;医药反腐高压态势不减,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落马,中国医药旗下公司又有两人被查……中新健康梳理医药健康领域2月24日-3月2日发生的一周要闻,与读者一起回顾。【行业要闻】10款药品被纳入重点监控名单2月24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

【中新画报】花鸟缤纷迷人眼 春日好戏已上演

云南红河州,初春杏花竞相绽放,引来绣眼鸟枝头觅食。福建省福州市金岩路上一排樱花树正绚烂绽放,小鸟在樱花丛中觅食。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小鸟在黄花玲树上觅食。图/CNSphoto 蒙钟德 摄一只小鸟站在广西南宁市人民公园的非洲芙蓉花藤蔓上。图/CNSphoto 喻湘泉 摄

挂号费最低7.5元!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医院有何不同?

中新经纬3月1日电 (魏薇)从天津南站高铁站出来,步行几百米就能到达天津鹏瑞利医院。该医院由新加坡鹏瑞利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额约10亿元人民币,拥有500张床位,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2月26日是天津鹏瑞利开诊首日,整洁有序、温馨舒适是中新经纬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在这里就诊和其他医院有何不同?是否可以刷医保卡?带着各种疑问,中新经纬对这家医院进行了实地探访。天津鹏瑞利医院 来源:中新经纬

亲友回应方大同去世:请保留空间给家属

3月1日,赋音乐有限公司发布消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顽疾5年,方大同于2025年2月21日早晨,平静而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前往生命旅程的另外一个领域,继续他的使命与梦想。他所留下的音乐与图画小说是永恒的精神财富。据台湾联合报,对于方大同去世,亲友表示@方大同 生前一向低调,因此后事不多说明,请大家保留一点空间给家属。员工在受访时则哭着表示,方大同生前和大家相处亦师亦友,更是亲近的工作伙伴。来源:红

方大同两年前刚经历丧父之痛,去年10月露面称希望今年开巡演,亲友:他生前低调,不会对外公开后事细节

3月1日中午,赋音乐FUMUSIC官方账号发文称,著名流行歌手方大同于2月21日早晨去世,年仅41岁。随后,相关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震惊:太突然了,一路走好。方大同(资料图)据了解,近年来,方大同的身体状况一直令人担忧。据港媒报道,2010年方大同因操劳过度,出现(气胸)爆肺而数度住院。记者注意到,在去年10月,方大同发布了新专辑《梦想家The Dreamer》。接受自媒

医生:瘦高体型年轻男性易患气胸

歌手方大同于2025年2月21日去世。据悉,2010年方大同曾因操劳过度出现气胸(爆肺)而数度住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介绍,气胸,顾名思义就是“肺破了个洞”,气体进入胸膜腔,压迫肺部,导致胸痛、憋气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气胸可分为开放性和自发性两种,其中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的年轻男性,以及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肺部疾病的患者。(中新健康)来源:中国新闻网

保时捷召回190辆911系列汽车

中新经纬2月28日电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28日消息,日前,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5年3月1日起,召回2023年2月16日至2023年7月19日期间生产的911系列汽车,共计190辆。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装配错误,后排安全带扣部分固定在铝隔音垫上,可能会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新学雷锋护绿扬新风

大众网记者 范素娟 潍坊报道为深入践行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服务理念,2月26日下午,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组织党员在人民公园开展“学习雷锋我先行 净园护绿扬新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党员责任担当,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春寒料峭中,20余名党员志愿者身着红马甲,手持垃圾钳、环保袋等工具,在公园展开地毯式清理。针对绿化带隐蔽区域、休闲步道两侧等重点部位,志愿者们躬身拾捡烟蒂纸屑,细心清

中新健康丨领先全国!北京今年以来已有7款创新药械获批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 张尼)记者从北京市药监局获悉,今年以来,通过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有7款创新药械产品获批上市、临床急需药械进口累计突破10个,迎来医药健康产业“开门红”。据介绍,对新机制、新靶点、新化合物等创新药品、医疗器械,北京市药监局深入实施“项目制”管理,开展全流程服务,在注册抽样检验、上市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检查、药品生产许可证办理等环节及时解决问题和需求,加速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