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王琼代表:守护长江江豚 共享一江清水

作为武汉市城投集团武汉控股公司宗关水厂水质检验高级技师,王琼与水打交道30年。“我们与长江江豚共饮一江水,保护江豚,也是保护自己。”王琼说。自2023年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王琼走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武汉市农业农村局、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和迁地保护区,了解江豚保护现状及难点;登上江滩大讲堂、参加“全民爱豚月”启动式、担任“跟着江豚去打卡”解说员,传播江豚

高温超导获新突破 脑机接口有新思路(一周科技观察)

高温超导获新突破 脑机接口有新思路(一周科技观察) 喻思南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03日第 13 版) 超导材料因其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神奇特性,在高技术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揭开高温超导机理之谜,科学家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日前,借助研制的先进薄膜生长技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具有高温超导电性。此前,科学家还发现了铜基、铁基高温超导体

中国牵头!数字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计划获批

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数字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计划日前成功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该计划旨在基于数据密集型科学和创新解决方案,构建数字可持续发展科学新范式,运用变革性数字技术,系统揭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科学规律,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高水平发展。这一国际科学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牵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全球35家科研机构发起。2024年4月,可持续发

中国牵头!获联合国批准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数字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计划日前成功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该计划旨在基于数据密集型科学和创新解决方案,构建数字可持续发展科学新范式,运用变革性数字技术,系统揭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科学规律,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高水平发展。这一国际科学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牵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全球35家科研机构发起。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启动建设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启动建设】财联社2月28日电,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2月28日在广州市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项目包含“海底实验室分总体”“保真模拟分总体”“保障支撑分总体”三部分。这也是世界首个2000米级坐底式可载人长期驻留的深海实验室。(央视新闻)

80后杰青、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江浪,履新河北工大副校长

澎湃新闻获悉,“80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江浪,已于2025年2月履新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公开资料显示,江浪,男,汉族,1980年2月生,安徽怀宁人,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他2004年于湖南大学应用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2011年在中科院化学所获得博士学位,后作为助理研究员留所工作,2013年于英国剑桥大学物理系从事博

火星或曾宜居 !"祝融号"发现火星"古海洋"

中国日报2月28日电(记者 闫东洁)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方广有研究员领导的月球与火星探测雷达研究团队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祝融号"着陆区的地下10至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这些地质特征与地球海岸沉积物高度相似,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提供了迄今最直接的地下证据。这一成果以《火星成像发现古海洋地下沉积层》(Ancient ocean coastal dep

为职工健康加码!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举办中医健康知识讲座

为增强广大职工的健康意识,提高身心素质,2月26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特邀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自治区首届青年岐黄学者王家平开展《中医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肖文交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健康讲座,让广大职工能够深刻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进而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以良好的身体素质投入到各项工作中。王家平

新闻早点丨《哪吒2》进入全球票房榜前7名!东方神话超越西方超级英雄

火星或曾宜居!“祝融号”有新发现近日,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祝融号”着陆区的地下10至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这些地质特征与地球海岸沉积物高度相似,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提供了迄今最直接的地下证据。此次发现的最大意义,在于将火星液态水的证据从火星人迹罕至的极地地区,扩展到了更适合人类活动的中低纬度地区,证实了火星可能曾经是宜居的。新闻AI遐想2月2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项目启动建设

中新社广州2月28日电 (记者 郭军 王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以下简称“冷泉装置”)28日在广州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海陆结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装置规模和主要技术指标国际领先。据悉,冷泉装置项目包含“海底实验室分总体”“保真模拟分总体”“保障支撑分总体”三部分,采用“样地实验+陆地模拟,海陆协同、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