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

“原来年兽是我自己”,监控记录下中国人过年的聚散:像做了一场热闹的梦

2月4日,大年初七,春节假期进入尾声,“打工人”踏上了返回工作城市的路。当日,“过年像是做了一场热闹的梦”登上某社交平台热搜,3020多万网友热议。部分网友通过家中监控的视角,捕捉到了过年时与返程后家中的景象,这些影像承载着团聚的喜悦,也饱含着离别的惆怅,让网友们感慨:原来年兽就是我自己。重庆网友@麻辣🍊周周 将老家院子里摄像头拍下的春节前后的视频放在一起作对比:大年初二天气晴朗,家中的男女老少

【团圆年】习言道|春节置办年货,习近平最关心这些

中新网1月27日电 题:春节置办年货,习近平最关心这些置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特殊的“仪式感”。炸排叉、江米条、平遥牛肉、饺子醋……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采购过的特色年货。办年货,总书记最关心的事是什么?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带着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还有春联、年画,回到他曾度过七年知青岁月的陕西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种类丰富的年货,家家皆有份。“近平回来了!”

​抢3毛钱红包花数万元购物,被“养生群”套牢的老人

近日,多名网友反映家中老人被拉入名为“起武中国人”的微信群,“健康养生”的幌子下,被诱导购买资质存疑的各类产品,家人帮助维权困难重重。南都记者调查发现,该平台通过直播、积分奖励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直播间动辄超过100万人在线,有读者称家人在直播间花了数万元,而其背后运营公司和合作机构信息存疑。而类似的“养生局”在多个网络平台遍地开花。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前,南都健闻发起征集令,寻找被“养

今天明天,都是小年!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甲辰龙年即将别去,乙巳蛇年日渐临近,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在高高兴兴地迎新春。民间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谓之“小年”,源于人们十分在意“过年”的心态。那么,何为“年”?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年的形成,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这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文化果实。年,首先是与农作物的收获相关。

这盏西施壶太惊艳,倾茶瞬间如凤鸣啼!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爱金银,从宫廷庙宇的金镶玉砌,到文人学者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它象征着一切华贵富丽。而紫砂作为统治茶坛数百年、 中国人心中至理想的茶器,恰恰以质地朴华而闻名。 当紫砂与金银相遇,反而透露出别样的奢华。眼前这把朱泥西施凤鸣壶,便是用更复杂的鎏金手绘龙凤呈祥图案。不同于传统紫砂泥绘、刻绘,经过鎏金手绘的紫砂壶给人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的神圣美感。置于茶席,很是亮眼。这把西施壶,以传统

压岁钱其实不是“钱”?“正月剃头死舅舅”?有关春节的冷知识都在这儿

今天,农历腊月二十九,甲辰龙年即将过去,乙巳蛇年就要到来,一起感受浓浓年味,祈愿新年吉祥!春节从前不叫“春节”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纪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中国人过春节其实才100余年。“春节”从前不是节日中国历史上的“春节”一词,不是节日,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

老外山东过大年丨洋女婿高铁坐高铁

编者按:春节不仅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1月30日起,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四海同春中国年”全媒体报道,邀请在海外的山东人和在山东的外国友人讲述过年的经历,展现多元文化交融下中华文化的魅力,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故事。洋女婿高铁坐高铁1月28日,除夕。下午2点多,龙口市龙城壹号小区。“大大的福字贴中央,烫金对联贴门边,再贴上横批。”郑晓琳笑眯眯地举着“五福临门”的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024年9月1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致敬功勋模范,弘扬英雄精神,在全社会激发出澎湃的爱国主义热情。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广大党员干

谢有顺:新时代广东文学的天地无比宽广

2月22日,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广州闭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作协主席团成员。谢有顺当选省作协第十届主席。从学者到省作协主席,谢有顺表示,当选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深感责任重大,是他的荣幸,也是对他的一次挑战。“省作协是服务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机构,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而作协主席的责任和使命,主要就是服务,以自己的专业精神来服务大家。我希望自己能真正崇德尚艺,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