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

“中原粮仓”河南将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

中新网郑州1月18日电(记者 刘鹏)中国产粮大省河南官方18日表示,2025年,该省将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包括集中建设1500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强科技装备支撑等。河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仅解决了本省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特别是河南的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居全国

台前县:戏曲进基层,文化暖人心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台前县开展了“春满中原 老家河南”2025年戏曲进基层演出活动,为群众送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周边群众早早来到现场,满怀期待地等待演出开场。此次演出节目形式多样,涵盖了豫剧、曲剧等多个剧种,既有经典的传统剧目选段,也有贴近生活的现代戏曲作品。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以精湛的技艺和精彩

没有他,就没有“大千世界”,也不会有“未来”

北京时间1月20日凌晨,TikTok宣布恢复在美业务。但此前自称“TikTok难民”而涌入小红书的美国网友并未离去,而中外网友希望平台能开发一键翻译功能也得到了回应,小红书最新版本新增了呼声颇高的“一键翻译”功能,一些中文的网络热梗,比如yyds、xswl等也都可以翻译。如今,在科技的加持下,不同语言的人群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交流。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种交流非常依赖翻译。而一千多年前有位僧人,他

成达万高铁嘉陵江特大桥主梁有望10月底合龙

据“南充播报”官微消息,截至1月底,成达万高铁南充段隧道、桥梁桩基、路基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95%、98%、85%。目前正全力以赴加快施工进度,力争在今年10月底实现主梁合龙。成达万高铁建成后,将形成成都直达中原和京津冀地区的便捷客运通道,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四川发布

中原建业:延迟寄发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中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月27日,中原建业有限公司(简称“中原建业”)发布延迟寄发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中报的最新情况及继续暂停买卖。公告显示,中原建业预期于2025年1月底前寄发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中报。虽然公司已最终确定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中报所载资料,但由于需要额外时间安排批量印刷,且鉴于中国新年假期,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中报的寄发日期预期将推迟至2025年2月28日或之前

探秘河南安阳麴庆墓文物展:领略千年丝路遗韵

2月27日,记者探访河南安阳博物馆,领略隋代麴庆墓出土文物的丝路遗韵。据墓志记载,墓主人麴庆祖籍陇西,生于北魏洛阳,卒于隋代相州(今安阳)。2020年,麴庆墓在安阳被发现。2021年,麴庆墓入选2020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考古发现。陇西作为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是历代中原王朝统御西北边防的前沿地带。麴庆的一生诠释了中原开放包容的时代文化特征,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图为雕刻精美的围屏石棺床

河南公布20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单位名单

【河南公布20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单位名单】财联社2月9日电,河南省工信厅近日发布通知,确定郑州中原科技城、安阳中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20个单位入选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单位名单。

音画海南(之五)

楚建锋(教师、杂文家)早在7000-3000年前,南方的“骆越人”,也就是黎族先民,首先迁入海南岛,成为海南最早的土著居民;到了秦汉,临高人迁入海南北部定居生活,尤其是西汉辟郡至五代时期,中原居民陆续移民到海南;再到宋至明清,闽、粤、桂一带的居民移居海南,尤以元、明至清三朝达到高峰。新中国成立后,有了一波又一波“移居”海南岛开发建设高潮。黎、汉、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水等30

老家河南·浚县过年丨第十七届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在浚县古城开幕

千年民俗韵常在,运河古城迎嘉宾。1月15日,甲辰龙年腊月十六,在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第十七届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古城隆重开幕。第十七届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在浚县古城开幕开幕式在舞狮表演和竹马迎宾中拉开序幕,化身“子贡”的主持人介绍了嘉宾,《鹤壁·2024》视频、《俊鸟报春》唢呐演奏、农民兄弟乐队演唱的歌曲《正月》、社火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开幕式后,畅游在浚县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