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

为全球文化生态注入东方智慧(和音)

中国文化悠远流长,中国故事丰富多彩,中国创新智慧无限。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优质电影通过“文化+故事+技术”三者共振走向世界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斐济等国上映,预售火爆,反响热烈。美国“互联网电影资料库”上的一句影评被全球多家媒体转载:“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动画崛起后的强大实力,也展示了中国传统神话在现代语境中的无限可能性。”中国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

瞭望 | 多元一体 百川归海 器物中的中华文明

纵观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虽然有分有合、进程曲折,但从多元走向一体,文明的一体化与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发展的主线。这一趋势并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形成,数千年前史前时期各个地区就已有交流,在相互学习借鉴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一体化具有深厚坚实的基础和久远的渊源文 | 王巍 徐峰参观者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厅内观看展出的黄金面具(2024年12月18日摄) 才扬摄 / 本刊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

痛悼!她于今天去世,享年100岁,一生只做一件事

记者从南开大学获悉,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叶嘉莹,1924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一)出生于北京,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后成为加拿大籍华人。叶嘉莹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著作数十种,曾获得中

春节档电影海外票房口碑成绩亮眼,高水平制作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据多家外媒报道,中国电影市场在春节期间的火爆,吸引《好莱坞报道者》、《综艺》、路透社、“截止日”网站、香港《南华早报》等境外媒体的注意。同时,多部影片海外同步上映,票房口碑成绩亮眼。外媒关注中国电影市场火爆“春节假期,中国票房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南华早报》称,“《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领跑中国电影票房榜,数十亿元的收入对于一个希望恢复到疫情前的行业来说,是个好兆头”。以《哪吒2》为

【专家学者话新年】传承与创新并举,让“非遗版”春节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张洪松(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飔冰(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一步在全球掀起共贺新春的热潮。乙巳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各地开展的新春主题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视频]【文化中国行】科技助力古籍“藏”与“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脉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古籍修复保护和资源转化利用取得重大进展。今天(2月22日)的《文化中国行》,我们去看看这些单位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助力古籍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使珍贵的古籍赓续文脉,重获新生。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以多种科技手段辅助修复检测、补纸染色等环节,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