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

京港科技创新合作更上层楼

图为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器项目启动仪式现场。中关村科学城供图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器项目近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这一由京港共同创设的国际化创新加速平台,将助力北京科技企业落地香港和拓展国际市场,标志着京港科技创新合作迈出新步、更上层楼。北京和香港近年来都致力于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个目标一致而优势互补的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取得了“1+1>2”的成效。各展所长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

北京海淀“新春第一会”致敬企业,雷军发表演讲谈“创业精神”

2月14日,2025北京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今年海淀区“新春第一会”首次增设“向海淀企业致敬”环节。现场,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作为企业家代表,发表《坚守创业初心 弘扬中关村创新精神》演讲。雷军说,小米是土生土长的海淀企业、北京科创企业。“15年前,我们在北四环一间很小的办公室里,十来个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开始创业。当时,我们万万没有想到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站在这里,我特别

中关村40家特色产业园总营收超万亿元

记者25日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2024年,中关村40家特色产业园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据介绍,截至目前,中关村特色产业园涵盖了人工智能、未来通信、具身智能机器人、细胞基因治疗等14个未来产业,九成以上园区链接国际一流专业机构。着眼产业发展需求,中关村40家特色产业园搭建了开放性专业平台300多个、专业孵化器50多个,可为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概念验证、研发测试等技术服务。目前,中关村特

高质量发展·蹲点日记丨科技城里的“科技链”

新华社天津2月25日电(记者尹思源、王宁)天津市宝坻区有一条智能网联公交车线路,车上没有司机,只配备了一名安全员,乘车从宝坻站出发仅需18分钟,就能到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1周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看到了这座科技城的“科技链”。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平台,打破“一亩三分地”,共下“一盘棋”,统筹开发运营,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独特之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管委会副

高质量发展·蹲点日记丨科技城里的“科技链”

新华社天津2月25日电(记者尹思源、王宁)天津市宝坻区有一条智能网联公交车线路,车上没有司机,只配备了一名安全员,乘车从宝坻站出发仅需18分钟,就能到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1周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看到了这座科技城的“科技链”。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平台,打破“一亩三分地”,共下“一盘棋”,统筹开发运营,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独特之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管委会副

年均增长率25 24年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40多亿元

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年均增长率25%;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由2013年的3500多家增长到2024年的1万多家……2月2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发改委举行。会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朱建红代表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专题工作组介绍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情况。朱建红介绍,十一年来,京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推介会在京举行

2月28日,由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科创协同聚合力·产业融合链未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推介会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论坛中心举行。据介绍,近年来,宝坻坚持建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立京津两市市级层面会商协调机制,通过市级层面领导的互访、专项研究,发布市区两级支持科技城高质量发展的22条政策措施,解决了一系列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同城化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为整体开发建设、产业组织、城市环境综合配套

从“中国硅谷”到“世界中关村”: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

人民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栗翘楚)中关村在哪儿?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地理坐标,即北京地铁四号线的某一站或是海淀区的某条街。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关村已由电子一条街,拓展至如今的中关村东城园、西城园、朝阳园、海淀园、丰台园、大兴-亦庄园等16个园。从一片田地、一条电子街到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让这里变了模样。2024年中关村40家特色产业园营业总收入突破万亿元。成绩背后,是中关村

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器项目在京启动

中新网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 陈杭)14日在京举行的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器项目正式启动。图为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器项目正式启动。大会组委会供图 启动仪式上,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阮慧贤表示,此次在香港设立创新加速器,是京港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两地提供更加广阔的合作平台,促进科技、人才、资本等合作,助力中关村企业在香港及全球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