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

首善答卷|从“中国硅谷”到“世界中关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心关怀着中关村的发展。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2019年、2021年、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向中关村论坛致贺。历经多年发展,中关村已汇聚1.7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上市公司,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从“中国硅谷”到“世界中关村”,中关村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北京对科技创新不懈追求

来自海淀的致敬:当城市与企业互为土壤

当我们在致敬企业时,究竟在致敬其规模、税收,还是真正的创新价值?在北京市海淀区“新春第一会”的会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175块象征海淀企业标杆的奖牌排列成两条“星光大道”。以城市之名,海淀区向海淀企业致敬。在这份从海淀区数万家企业中遴选出来、跨越66年的企业名录中,可以发现时空在这里形成了奇妙的折叠。北京六建集团与快手、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团,这些看似不在同一频道的企业,却在海淀的坐标系里形成了

高质量发展·蹲点日记丨科技城里的“科技链”

  新华社天津2月25日电(记者尹思源、王宁)天津市宝坻区有一条智能网联公交车线路,车上没有司机,只配备了一名安全员,乘车从宝坻站出发仅需18分钟,就能到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1周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看到了这座科技城的“科技链”。  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平台,打破“一亩三分地”,共下“一盘棋”,统筹开发运营,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独特之处。京津中关村科

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今年将新增141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本报讯(记者 王斌)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2025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产业空间推介大会上获悉,今年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释放141万平方米新质产业空间,主要集中在永丰、翠湖、上庄和中关村软件园。未来三年,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有368万平方米产业空间陆续释放,为中关村科学城的产业落地提供有力支撑。翠湖、永丰两大组团是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主要产业创新集群,已入驻科技企业1400余家,其中收入过亿企业103家、独角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2月28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由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联合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同主办的“科创协同聚合力·产业融合链未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论坛中心举行,300多名京津两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协同创新路径,共谋未来发展蓝图。栽下一方协同发展“试验田”距离北京不足百公里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十年间,“从0到1”的创新策源,再

40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2024年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40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2024年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园区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约28%,地均产出886亿元/平方公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12%,万人当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24件。近年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聚力打造40家高品质特色产业园,已成为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主阵地、科技成果转化的承载地、科技企业孵育的集聚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领地。这4

聚焦科技合作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在京开幕

经国务院批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京举办,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关村论坛是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共议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共同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各国

雷军:相信中国科技创新与市场

中新社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 陈杭)“过去15年,小米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保持高速增长。”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14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相信中国科技创新与市场,相信在核心技术上不断投入,就一定会有回报。今年是小米成立15周年。雷军说:“小米是土生土长的海淀企业,15年前我们在北京北四环一个很小的办公室里,十来个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后开始创业。”雷军表示

总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中关村40个特色产业园向“新”发展

实习生 覃伊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在地图上搜索北京市南六环外的永兴河湿地公园,可能看不出科技感。不过,当把视线投向公园以西的一块区域,就能看见北京生物医药发展的潜力。1位诺奖得主、7位院士项目、30个全球顶尖学术带头人(PI)、27款1类在研创新药,这是中关村(大兴)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园在不到一年内引进来的人才和资源。该园区总经理助理罗真介绍,园区持续构建细胞基因治疗和新型疫苗全产业链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