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

国家级非遗西湖绸伞登上春晚 制伞人:希望有更多人学习、传承西湖绸伞

在今年的春晚上,节目《借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月31日,“春晚6把西湖绸伞制作近20天”冲上了热搜。演员手中拿着的伞凭借精美的外形和图案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把伞就是有着“西湖之花”的国家级非遗技艺西湖绸伞,是西湖绸伞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宋志明先生的作品。1月31日,宋志明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湖绸伞的独特之处可以概括为“撑开一把伞,收拢一节竹”。它是一种美的

“咣!咣!咣!”走进周村古商城,聆听穿越时光的市声

“咣!咣!咣!”浑厚圆润的虎音锣唤醒了沉睡的周村古商城,大街古色古香的牌坊下,一场迎宾礼热闹开演:民俗演员身着古装向游客拱手作揖,送上祝福,邀请众人入城。记者随人群步入被称为“大街”的主街道,街面铺着青石,两侧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错落有致,刻满岁月的痕迹。置身其间,仿佛穿越时空,隐约看到几百年前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繁华盛景。周村古商城的一间糖画铺里,糖画师傅正在用糖汁作画。新华社记者 陈国峰 摄位于

锦绣江南 丝韵流长(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明代黄缎地柿蒂孔雀纹织成襕袍。苏州丝绸博物馆蚕桑居。  本文图片均由苏州丝绸博物馆提供“丝绸的故事——古今中外再想象”展览中展出的唐代黄地联珠团窠鹿纹锦残片和艺术家作品。五彩翟鸟纹宋锦皇后服(创制件)。在江苏省苏州市北寺塔风景区对面,有一座融汇传统文化韵味与现代设计感的博物馆,近年成为颇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空间。这便是苏州丝绸博物馆,1991年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博物馆前的艺术装置

文旅新探|全球首个设置在机场内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正式开馆

从驮负丝绸的骆驼,到东罗马帝国的金币,货物和钱币的一来一回,印证了丝绸之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繁荣兴盛的历史。在刚刚投运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内,全球首个设置在机场内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吸引了国内外旅客的目光,一件件文物,向人们讲述着距今已有成百上千年的故事。记者:邵瑞、刘彤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春走基层丨山东淄博:齐文化赋能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淄博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近年来,淄博市以“齐文化+餐饮”“齐文化+文创”“齐文化+旅游”等板块为着力点,通过文化赋能不断延伸齐文化产业链条,将丰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淄博有悠久的陶瓷、琉璃、丝绸生产历史。在“中国琉璃之乡”博山,博山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孙云毅将陶瓷、琉璃和丝绸元素巧妙融合,以历史上管仲与鲍叔牙“管鲍之交”的故事题材

长江文化节系列活动落幕 开展公益文化活动近200项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刘颖颖)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举办的2024长江文化节系列活动近日落幕,累计开展各类跨区域公益文化活动近200项。2024长江文化节以“融合·弘扬·共享”为主题,立足长江全域,联动长江流域13省(区、市)和江苏省内沿江8市,通过“文物长江、非遗长江、艺韵长江、行走长江、开放长江”五大板块以及多项特色活动。活动延续了全流域参与特色。“守望长江”非遗民俗大集邀请四川、西藏

忻城税务:新春送福“税”行动,走访助企启新程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确保税费优惠政策惠及广大企业,忻城县税务局主动上门走访企业,精准投送“新春税礼包”,为企业送去新春的祝福和实实在在的税费红利,助力企业安心生产、群众暖心过年。织梦桑田 税惠春风育新丝在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区,一排排现代化的厂房整齐划一,丝绸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税务部门的新年走访为丝绸企业带来了阵阵暖意。忻城县税务局组织“忻税助企”税费服务小分队